成人51免费app/国产自产c区/99re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高清 - 日日色av

400-900-1233

返回頂部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CONTACT US

400-900-1233

北京: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118號國貿商圈招商局大廈3208單元

深圳:深圳市羅湖區筍崗東路3002號萬通大廈2106單元

您的位置:首頁 > 關于我們 > 媒體報道

【浙江在線】出國看病,保證治愈?當心黑中介!

發布日期:2015-05-06

t1.png

去韓國整容,去瑞士抗衰老,去美國治療癌癥……一度是富裕人群的“專利”,但如今,就在你我身邊,赴海外醫療的人越來越多。海外醫療是否真如想象中那么好那么美?憧憬之下,你是否看到了夸大宣傳、高昂費用、黑心中介等暗藏的種種風險?

做整形手術就像工廠流水線

2015年春節前夕,北京白領麗麗(化名)和3個朋友決定去韓國一家整形外科醫院整形。去之前,麗麗和醫院的美容顧問幾次在線視頻對話,確定進行玻尿酸注射隆鼻、隆下巴兩個項目。

到醫院后,她們有點小失望,醫院遠沒有宣傳照片中那么大,而且翹鼻尖手術臨時加價8000元人民幣。手術全程,之前宣傳的王牌男專家一直沒出現,甚至連手術方案也沒有。麗麗一行4人被拉到一個小房間,由兩個戴著口罩的中年婦女接二連三開始打針,整個過程非常快,4人的手術在一個半小時之內完成。麗麗懷疑,她們的手術被影子醫生代勞了。她的手術效果和預期完全不一樣,鼻子被墊高了,但兩邊居然大小不一。

在韓國當導游的中國留學生韓冰說,根據韓國媒體報道,影子醫生在韓國非常普遍,而韓國整形手術事故頻發的一個原因,就是部分整形醫院只顧掙錢,不顧患者安全,做手術就像工廠流水線。韓冰說:“我帶團來做整形,親眼見過一個醫生一天多給15人做了手術。整形一條街的很多手術室內設有計時器,韓國人要求雙眼皮手術30分鐘,開眼角、眼尾手術1個小時,隆鼻手術兩個小時內完成。招牌醫生根本忙不過來,有的醫院對患者進行麻醉后,并不是由承諾的院長或是有名的醫師來進行手術,而是其他醫生來進行手術。”

據韓國官方統計,在2012年,中國游客首次超越美國游客成為韓國醫療旅游市場的大消費群體。2014年,中國赴韓做整形手術的人數已達5.6萬,幾乎每10名到韓國進行醫療整形的外國人中就有7名中國人。而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赴韓國整形事故和糾紛的發生率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在增加。

對麗麗們來說,維權之路難于上青天。今年4月,媒體曾報道,上海女白領舒雪(化名)去韓國整容失敗,希望補救和維權,卻遭到院方的粗暴回應。其間,她因妨礙營業罪被關進看守所。丟了工作,留學英國的計劃擱淺,耗盡40萬元積蓄,而她的臉也經上海多家三甲醫院診斷為“面部神經受損,或永無可能恢復”。

羊胎素抗衰老的美麗謊言

十幾萬元人民幣就能“永葆青春”,讓你和大明星一樣展現“不老傳奇”……到瑞士打羊胎素成為國內不少人耗費重金對抗衰老的“秘方”,也成為瑞士某些醫療機構吸引中國主顧的招牌。

在上海從事表演藝術職業的劉藝說,2014年,她在網上查詢瑞士抗衰老方面的項目,選中了一家聲稱與瑞士醫療機構有合作關系的中介公司,一名中介推薦劉購買“醫療旅游套餐”,可以在瑞士一邊打羊胎素,一邊旅游,價格為22萬元。

“到瑞士后,一個當地地陪接待了我,帶我來到一個類似于診所的地方,一個外國醫生給我打針,一天兩針,療程3天。”劉藝說,從瑞士回來半年后,她發現自己身體出現了不適,“體力變得不好,經常腹部疼痛,到醫院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醫生說是體內雌激素增高引起的,可能與之前注射過羊胎素有關”。

萊珀妮療養中心是瑞士知名的美容療養機構,這家機構從2006年前后已不再使用羊胎素注射療法。近日,瑞士醫藥監管部門全面叫停瑞士國內羊胎素抗衰老療法。瑞士藥監局監察組長克里斯蒂安·沙雷爾說,沒有科學證據顯示羊胎素療法有任何抗衰老作用,并且這種療法可產生顯著的健康風險。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湘雅三醫院副院長黃進華教授提醒,消費者不要盲目去國外進行醫療美容、抗衰老項目,美容手術有風險,可能產生各種并發癥,給患者帶來意想不到的痛苦甚至災難。

騙錢坑人的黑中介不少

“海外就醫選AAAAA級海外合作醫院某某某國際服務機構”“去美國看病,某某機構,唯一美國官方認證”……由于語言障礙、信息不對稱的原因,海外醫療旅游中介公司、海外就醫咨詢機構不斷涌現出來。在網上可以輕易搜索出上千家出國醫療中介,其中不乏騙錢、坑人的黑中介。

國內醫療旅游公司收取的海外醫療中介費,一般包括病歷翻譯、海外掛號、醫療行程制定、治療方案翻譯費用等,報價在2萬元至十幾萬元不等。業內人士透露,現在一些海外醫療中介機構的收費水平較高,但提供的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出現提供虛假信息、夸大宣傳、欺騙消費者、價格畸高的“黑中介”。黑中介往往給客戶不切實際的治療預期,如欺騙腫瘤病人一定能治愈癌癥,喜歡用絕對性的語言夸大宣傳,而且要價畸高,亂收費情況普遍。一些黑中介喜歡打包一堆客戶不需要的服務,要求客戶必須選擇“醫療旅游套餐”,并報一個畸高的整體服務費。此外,一些中介機構只有有限的海外合作醫院,卻接受各種疾病的病人,無論有什么疾病都向這幾個醫療機構推薦。

調查還發現,一些黑中介還打著“出國看病,保證治愈”的廣告詐騙。患者繳納了幾萬甚至幾十萬元的咨詢費,黑中介往往在淘寶上花100多元錢把病歷翻譯成英文,然后寄到國外的醫療機構。由于翻譯粗糙,遇到專業的醫療術語干脆胡編亂造,國外的醫院根本不會接收。黑中介卻不斷忽悠,讓患者不停花冤枉錢。

山東的劉先生由于一次事故導致左眼失明,看遍了國內的各大醫院都無計可施。他輾轉找到一家出國就醫的服務機構,想去美國治病。這家中介機構收了劉先生的病歷,幫他翻譯好之后寄給了美國一家眼科醫院,這期間,一共花了60多萬元翻譯服務費。過了兩天,中介告訴劉先生,美國醫院對他的病情非常樂觀,希望他馬上過去治療,很快就能重見光明,但是治療費需要1000萬元人民幣。劉先生察覺不對,托朋友向這家美國醫院求證,發現自己徹底被騙了。

受害人劉先生說:“醫生說收到我的病歷了,但是他給的預估費用是3000多美金,然后要先見醫生,沒有承諾說能夠治愈我這個病。”劉先生一怒之下想要回中介費,但要了一次之后,中介卻怎么都找不到人了,60萬元就這樣打了水漂。

風險、保障、維權問題繞不開

在海外就醫的群體中,癌癥患者是龐大的一個群體。快報去年6月曾刊發《一個杭州人的美國求醫經歷》,一位70后杭州太太講述了老公在杭州確診癌癥、輾轉去美國看病并終治愈康復的親身經歷。他們的經歷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

也有一些患者赴海外治療癌癥的經歷并不順利。快報曾報道,2013年,浙江癌癥患者劉先生通過國內一家中介服務機構到美國接受治療。到美國后才發現,中介機構承諾可以治療癌癥的醫院,竟然是一個僅有三個醫生的小診所。新華社報道,一些腫瘤病人將希望寄托在海外就醫上,認為發達國家的醫療技術和新藥也許能帶來生機,一些中介正是利用患者及家屬的急切心理,夸大國外治療腫瘤的療效,甚至承諾患者治愈癌癥。

國內一家醫療服務咨詢公司負責人劉先生說,如果是赴美治療腫瘤,專家咨詢、接受檢查、藥品費用等加起來要60多萬人民幣,再加上中介服務費、生活費、住宿費等共計需要近百萬人民幣。

調查發現,雖然患者不惜重金接受海外醫療服務,但由于行業不規范、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目前患者國外醫療面臨風險大、無保障、維權難等問題。

首先,有一些醫療中介機構根本沒有配置專業醫學翻譯,而是雇用一些沒有醫學知識的學生擔任翻譯。他們對檢查結果、病情和治療方法等方面的翻譯容易出現偏差,導致發生醫療糾紛的風險增大。

其次,目前,國內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旅游部門未出臺任何與出國就醫相關的規章制度和管理細則。按照正規程序,患者到海外醫療需要由醫療中介機構代表游客與國外醫療機構簽訂協議才能實現。但現實中,一些中介公司沒有與國外醫療機構簽訂任何協議,一旦出現問題或事故,消費者將面臨正當權益無法保障的問題。

第三,由于醫療行為的發生地和患者居住地分屬不同國家,法律體系存在較大差異,一旦在醫療過程中出現意外或者發生醫療事故,患者取證難度較大,需耗費大量時間、人力和經濟成本。

專家建議,價格高昂的海外醫療不一定能換來更好的治療效果,患者不能盲目跟風,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理性對待。同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旅游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海外就醫、海外就醫旅游方面的引導和監管。

綜合新華社、中國經濟周刊、央視、新聞晨報等報道,中國游客海外醫療項目選擇偏好:

歐洲:瑞士   亞洲:香港、臺灣   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    北美:美國   南美:古巴   非洲:南非


新聞鏈接:http://315.zjol.com.cn/system/2015/05/06/0206381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