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的分子特性決定了放化療反應
發布日期:2017-11-15如果原發腫瘤進行手術治療,加上頸部淋巴結清掃術,且初始腫大淋巴結巨大(>3.0cm)或密切觀察發現存在殘余淋巴結,則應對頸部繼行淋巴結清掃術。頸部受累淋巴結固定時,可先予以放療。至腫大的淋巴結可切除時,可給予5000cGy的放療后行淋巴結清掃術;仍無法切除者,則給予全劑量放療。出國看病手續?詳詢愛諾美康。
病理上95%為鱗狀細胞癌,組織學分化程度較口腔癌低。少數腫瘤可為起源于小涎腺的腺癌或原發性淋巴瘤。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的角色長期飲酒、吸煙史,尤其多見于前扁桃弓和咽后壁原發癌。然而,人乳頭狀瘤病毒的致癌作用有時會被提及。癌癥研究機構(IARC)現在已經認識,到人類乳頭瘤病毒作為另外的口咽癌的危險因素,分子和流行病學數據的積累顯示,高危類型的HPV與口咽部的小腫瘤有關。HPV病例多集中在西方國家,且較HPV陰性患者的預后差。
此預后差異,還未被證實是否與HPV相關非口咽部腫瘤有關。根據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主持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驗證因果關系,建立病理學的標準。四種類型的證據是需要的,流行病學、分子生理學、實驗、來源于動物實驗的證據。有大量的流行病學及分子生理學證據顯示,HPV-16與口咽癌有關。
此外,已顯示HPV陽性口咽癌,有單獨的人口統計患者及疾病特征,癌癥患者的發生率增加。且幾乎完全局限于腭扁桃體和舌底。HPV陽性患者多發生在青少年而較少與煙酒有關。腫瘤多表現為低T分期及高N分期,已證實與性交有密切的關系。HPV病毒的DIVA陽性患者總生存期(0S)和無進展生存率更好,局部區域進展更常見(P=0.0006)。在5年內,82%的HPV陽性患者生存,而HPV陰性的患者截然相反,僅為35%。
出國看病手續?詳詢愛諾美康。關于不同的結果可能的解釋是,HPV相關癌癥本身侵襲性較煙草誘導的癌癥低。研究結論是HPV相關的癌癥,有一個較好的結果獨立于治療選擇,只要治療是目前的標準治療。例如它已被證明,經過分期調整,即使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方法使用,口咽癌HPV陽性患者有更好的預后比HPV陰性腫瘤,腫瘤在調整階段。
另一個假說是,腫瘤的分子特性決定了較好的放化療治療反應。在分子通路上,已證實腫瘤細胞抑制基因通路,是活躍而不是休眠的。其他基因和蛋白亦可表達不同,可能解釋臨床癥狀不同。HPV相關口咽癌患者已有較好的預后,推測可能減少治療強度是合適的,以維持較高的生存率,與傳統治療強度相比。目前正在進行研究,以證實這個假說。
臨床表現可能無癥狀,特別是舌咽部腫瘤。黏膜下硬結可能為其主要表現。舌咽部癌和扁桃體癌可能表現為頸部淋巴結腫大,臨床癥狀主要包括腫脹所致的局部疼痛進行性加重,伴同側耳痛,繼發于疼痛的吞咽困難或舌運動能力下降。患者可能察覺原發部位或頸部的腫塊,腫瘤未超過中線者,轉移常發生于同側,咽壁的淋巴引流人咽后部和第II級頸部淋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