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腫瘤分期越晚控制率越低
發布日期:2017-11-15關于鼻腔和鼻竇的復雜解剖結構的知識,是了解這些腫瘤的基礎。鼻前庭是鼻窩的人口,它以鼻小柱、鼻翼和鼻腔壁為邊界,鼻窩由鼻前庭延續到內鼻孔,與鼻咽、鼻竇、淚囊和結膜相交通。上頜竇的邊界是眼眶,鼻前庭側壁,硬腭(前2個磨牙的根部可能突進其底層),顳下窩和翼腭窩。篩竇有多個,位于鼻腔和眶之間的篩骨中。左和右額竇位于額骨中,由額骨中隔分割。雙蝶竇被垂體窩、海綿竇、篩竇、鼻咽和鼻腔包繞。
病理學鼻前庭幾乎全部為鱗癌,少數為基底細胞癌或附件癌,<1%的為惡性黑色素瘤。鼻腔和鼻竇大部分為鱗癌,10%~15%起源于小涎癌,5%為淋巴瘤。其他腫瘤類型包括軟骨肉瘤、骨肉瘤、骨巨細胞瘤。自然史上危險因素病因不清,但是腫瘤更多見于鎳或木料粉塵暴露的工人,在過去暴露于作為X線造影劑的放射性灶的患者較為常見。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臨床表現為鼻前庭小的痂樣斑塊,潰瘍,出血。鼻窩單側分泌物,出血,梗阻。上頒竇癥狀類似炎癥,上部牙齒癥狀,突眼。篩竇解剖結構扭曲,疼痛,局部蔓延。蝶竇邊界不清的頭痛,腦神經病變。淋巴回流篩竇和額竇匯入頜下淋巴結。當嗅區受累時可侵及顱底淋巴結。上領竇匯入同側二腹肌下淋巴結和下頌下淋巴結。預后因素患者全身狀態,治療時常需要考慮。
分期系統適用范圍限于上頜竇和篩竇腫瘤,不適用于非上皮源性腫瘤。臨床分期包括視診、觸診、眼眶、鼻腔和口腔、鼻咽的檢查和CT。病理分期包括臨床資料和術中所見以及術后病理資料,區域淋巴結和遠處轉移分期。腫瘤侵蝕或破壞骨組織,除上領竇后壁外,包括硬腭和中鼻道。腫瘤侵及上頜竇后壁,皮下組織、眶底或內側壁、翼窩、篩竇。腫瘤侵及任何以下結構眶尖、硬腦膜、腦組織、中顱窩、上頜神經以外的其他腦神經、鼻咽、斜坡。
鼻腔及篩竇腫瘤局限于鼻腔及篩竇的一個亞區,有或無骨質侵蝕。及鼻腔篩竇復合體內的另一個相鄰區域,伴或不伴有骨質侵蝕。腫瘤侵及以下組織:眶底或眶內側壁、上頌竇、腭、篩板。腫瘤侵犯眶內容前部、頰部皮膚、翼板、顳下窩、篩板、蝶竇和額竇。侵及任何以下結構:同鼻咽癌。鼻前庭與面部皮膚癌一致。原發胖瘤的治療小腫瘤,若手術存在導致畸形可能,則進行放療、化學外科或激光治療。大腫瘤放療或手術聯合放療,若可能的話,進行整形手術修補。腫瘤持續存在初始放療失敗后可進行手術。初始手術失敗后可擴大手術范圍,或進行放療;化學外科治療或激光治療。
鼻窩小腫瘤若手術存在導致畸形可能,則進行放療。若骨受累,可進行手術聯合或不聯合放療。大腫瘤聯合手術和放療。若為淋巴瘤或惡性黑色素瘤,可進行放療。鼻腔神經膠質瘤可選擇聯合手術和放療?;熆赡苡行Ю珥樹N+依托泊苷。上頜竇可進行顎骨開窗術直接檢查上領竇,取樣和引流。除了對高輻射敏感的罕見腫瘤如淋巴瘤外,可單行手術,進展期腫瘤手術聯合術后放療。為增加切除可能性,可進行術前放化療。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不可切除腫瘤放療和化療,局部治療失敗通常情況下,所有的方案均可試用,也可參加化療、消融或冷凍療法的臨床試驗。局限性腫瘤手術,大部分腫瘤手術聯合術后放療。局部腫瘤控制率鼻前庭,大部分腫瘤較小,幾乎100%可控制,腫瘤分期越晚,控制率越低。發現時通常為進展期,局部控制率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