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治療后的腫瘤反應性問題
發布日期:2018-02-05臨床第一個應用TCR基因治療腫瘤患者,人體臨床試驗在2006年完成。17例HLA-A2+黑色素瘤患者在接受非清髓性預處理后,接受特異性識別MART-1:27-35抗原TCR基因轉導的自身外周血淋巴細胞回輸。淋巴瘤治療觀察終點時,2名患者表現出腫瘤反應性(12%),并且治療一年后TCR基因修飾T細胞仍在外周血中持續存在。
這次試驗,第一次為TCR基因轉導T細胞的基因免疫治療,提供了實踐依據。另一個黑色素瘤TCR基因治療臨床試驗中,20名患者與16名患者分別接受MART-1,和gP-100特異性TCR基因修飾淋巴細胞回輸,其中6/20(30%)和3/16(19%)觀察到腫瘤細胞的衰減。但是淋巴瘤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眼和耳毒性,這說明表達高親和力TCR的T細胞,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可能殺傷與腫瘤細胞表達相同,或相近抗原的正常細胞,導致on-target,off-tumor毒性。
淋巴瘤治療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CEA在結腸癌中呈局表達,在一例結腸癌治療臨床試驗中,CEA特異性TCR由HLA-A2轉基因小鼠獲得,3名血清高CEA水平的轉移性結腸癌患者,接受非清髓性預處理,TCR基因修飾T細胞回輸,患者血清CEA水平全部明顯下降,但是患者均出現嚴重的短暫性結腸炎。
上述臨床試驗中,出現的on-target,off-tumor毒性提TK,TCR基因治療的佳靶抗原應該選取僅表達于腫瘤細胞,或同時表達于非重要器官的抗原,如癌睪丸抗原(CTA)。2011年,第一例利用NY-ES0-1特異性TCR基因,轉導自體T細胞的臨床試驗發布研究結果。淋巴瘤治療這項試驗中,滑膜肉瘤患者的反應率為66%(4/6),其中一名患者腫瘤衰減效應持續約18個月。
淋巴瘤治療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癌-睪丸抗原都是安全的靶標,近的兩個靶向MAGE-A家族的臨床試驗證明了這點。其中一項試驗中的TCR抗原特異性T淋巴細胞,是針對MAGE-A3/A9/A12抗原的,9例患者中有5例達到腫瘤消退,但是有3例患者出現神經系統毒性,其中2例死亡。
隨后的淋巴瘤治療分析表明,MAGE-A12在人類的腦組織的表達(以前并不知道),可能是導致毒性的原因。另一項I期試驗用的是MAGE-A3TCR治療,2例患者輸注TCR基因修飾的T細胞后,觀察到了心血管毒性并導致死亡,其原因可能是MAGE-A3TCR,與肌聯蛋白Titin(主要在心肌表達)的交叉反應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