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癌癥中心 提高基因療效是未來新策略
發布日期:2018-02-06在抗CEATCR治療結腸癌治療的一項研究中,基因工程細胞能夠持續到細胞輸注后的1個月。在另一項靶向MAGE-A4的TCR臨床試驗中,轉染的T細胞能夠持續5個多月,浸潤到腫瘤部位,并保持腫瘤特異性反應。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到目前為止,QPCR和流式細胞儀(FCM),可以用來監測T細胞對分化抗原、高表達的抗原和CT抗原表位的特異性反應。
基于HLA等位基因,肽-MHC多聚體也成為人類中,使用廣泛的衡量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工具之一。近,已開發出一些針對癌細胞DNA突變,來鑒定抗原表位的方法。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后,T細胞識別的這些抗原表位成為新抗原表位。
腫瘤免疫抑制微環境,也是影響基因修飾T細胞殺傷功能的一個重要因素。免疫抑制細胞如Tregs細胞,骨髓來源的抑制細胞(MDSC),免疫抑制分子/細胞因子(如TGF-3可以抑制過繼性CAR-T細胞的功能。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由于在腫瘤微環境中T細胞的功能可能被抑制,因此需要開發能夠解除T細胞抑制功能的新策略。
CTLA4和PD-1是表達在T細胞表面,可以抑制其效應功能的重要檢查點。為克服T細胞的抑制,可以將細胞進行抗CTLA4或抗PD-1修飾,如利用siRNA阻斷這些檢查點蛋白的表達。將基因修飾T細胞治療,結合抗CTLA4或抗PD-1抗體治療,也是一種可行的策略。此外,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聯合治療,打破腫瘤微環境中免疫耐受的手段,如其他抑制性受體的抗體,或阻斷免疫抑制因子如IDO、TGF-3等,可以用來增強基因修飾T細胞的抗腫瘤效應。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基因修飾T細胞治療,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有意義的臨床結果。然而,細胞毒性和細胞因子風暴等因素,限制了基因工程T細胞的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用于過繼治療的突變特異性基因,修飾T細胞的生產是可能的,且具有腫瘤抗原特異性治療前景。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提高基因修飾T細胞療效,為基礎的治療新策略,開發和與個體化醫學的聯合治療,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