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有關類藥物分子指向癌癥治療的新策略
發(fā)布日期:2024-02-21十年前,基因組測序揭示了一個巨大的驚喜:大約 50% 的人類癌癥與所謂的表觀遺傳調節(jié)因子的突變有關,這些調節(jié)因子控制基因的活動。
在細胞化學生物學的一項新研究中,由南加州大學的 Oliver Bell 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 Stephen V. Frye 領導的一組科學家,開發(fā)了一種新的類藥物分子,可以抵消突變的表觀遺傳調節(jié)因子的影響,眾所周知,它們會導致某些類型的癌癥,包括淋巴瘤。
在健康細胞中,表觀遺傳調節(jié)因子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以精確編排的序列打開和關閉數百個基因的活動,指導正常的人類發(fā)育。這些表觀遺傳調節(jié)因子之一,EZH2,控制特定基因的瞬時失活,以允許免疫細胞成熟。然而,突變的 EZH2 可能會導致這些基因的持續(xù)抑制,從而阻止免疫細胞正常發(fā)育并最終導致它們轉化為惡性腫瘤。
好消息是,與許多其他類型的突變相比,表觀遺傳調節(jié)因子中的致癌突變可能被治療藥物逆轉。考慮到這一點,第一作者 Junghyun L. Suh 和研究團隊著手設計一種類藥物分子來逆轉 EZH2 對致癌基因的抑制。
Suh 和她的同事首先考慮了 EZH2 控制基因抑制的機制。EZH2充當標記哪些基因將被抑制的“作家”。第二個稱為 CBX8 的表觀遺傳調節(jié)器充當“閱讀器”,解釋這些抑制標記,并招募實際上關閉基因的額外調節(jié)機制。與作者相比,讀者 CBX8 似乎對癌細胞的增殖同樣重要,但對于健康細胞的功能則更為可有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