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研究:口腔癌如何獲得放射抗性
發布日期:2022-01-10放射治療是僅次于手術的口腔癌第二大常用治療方法,然而,一些口腔癌對放射治療有抵抗力,可能會復發或惡化,抗輻射口腔癌患者的預后,也很差。
Yoshida 和 Nakayama 研究小組,在他們認為是首創的過程中,成功分離出抗輻射口腔癌細胞釋放的 EV 。然后,將這些 EV 添加到輻射敏感的口腔癌細胞中,這表明輻射敏感的癌細胞通過 microRNA 的轉移獲得了放射抗性,microRNA 是 EV 工具箱中包含的信息之一。
microRNA (miR-503-3p) 能夠抑制輻射后的細胞凋亡(細胞死亡),從而使正式的輻射敏感細胞具有抗輻射性。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機制極大地促進了體內抗輻射口腔癌的形成。此外,血液中 miR-503-3p microRNA 高表達的口腔癌患者治療效果較差,預后較差。
換句話說,研究人員發現血液中 microRNA 的含量,可以預測口腔癌患者放療的治療效果和預后。從抗輻射口腔癌細胞釋放的細胞外囊泡,被輻射敏感細胞吸收,后者釋放 miR-503-3p。釋放的 miR-503-3p 抑制 BAK(一種促進細胞凋亡的蛋白質),從而防止輻射誘導的細胞死亡(細胞凋亡)。
Nakayama 教授在揭示口腔癌獲得輻射抗性的新機制時說:“我們的研究,可能會導致開發出針對此類癌癥的新診斷和治療方法。我們希望盡快開始動物實驗,目標是開發一種針對放射抗性口腔癌分泌的 EV 的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