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間皮瘤 美國有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案?
發布日期:2018-05-31病情介紹:患者2017年11月出現腹脹。2017年12月19日PET/CT:腹盆腔大量積液,腹膜、腸系膜、大網膜及盆底腹膜廣泛增厚并FDG攝取增高,考慮為腹膜廣泛轉移,考慮為雙側卵巢來源惡性腫瘤。2017年12月21日術前血液檢查:CA-125:440.30U/ml。2017年12月25日:行卵巢癌根治術(雙附件+全結腸+回腸部分切除(側側吻合)+腹腔腫瘤減滅術+造瘺術)。
2018年1月4日第一周期化療:泰素180mg+伯爾定600mg。術后2018年1月23日經上海復旦大學腫瘤醫院病理咨詢結果:考慮為惡性間皮瘤。2018年1月30日至4月26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分別行第二至六周期化療:培美曲塞720mg,d1;順鉑,36mg,d1-3.個人史:曾在石棉廠工作5年,有石棉接觸史。國內對于下一步的治療有兩種專家觀點,一種認為化療6周期后可以定期觀察,一種則認為可以用PD-1免疫藥物進行治療。于是患者找到我們希望尋找治療間皮瘤方面更好的醫院,明確下一步的方案。對于尋求美國的治療意見,患者的主治醫生也非常支持。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鑒于惡性間皮瘤并不多見,簡單的按照排名并不能反映各醫院的治療優勢,因此愛諾美康在美國腫瘤排名前十的醫院中進行了詳細查詢,發現在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有專門的International Mesothelioma Program,即國際間皮瘤治療中心,匯聚了眾多研究間皮瘤的內科,外科,放療,病理等多學科專家和科研人員。并預約了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擅長間皮瘤治療的MichaelRabin主任進行咨詢。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胸部腫瘤中心臨床主任
美國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
臨床特長:肺癌,間皮瘤,胸腺瘤。
MichaelRabin主任提及:原發性腹膜間皮瘤約占間皮瘤病例的10%,在女性中更為常見。盡管該疾病可以蔓延至身體更遠的部位,但通常存在于腹膜內。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在腫瘤行為表現和治療反應方面,它與胸膜間皮瘤相似。有效的化療是基于培美曲塞的聯合療法。免疫療法也有一定作用,無論是單一藥物或組合性療法。
患者病情似乎得到了良好控制,在減瘤術后5個多月內未見復發跡象。這說明化療方案有效,或者疾病本身進展緩慢。目前患者使用的是為積極也為合理的化療方案——順鉑聯合培美曲塞。完成4-6周期的順鉑+培美曲塞聯合化療后,若患者仍可從中獲益,我一般會改用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培美曲塞維持治療,給藥方案為每3-4周一次,劑量與先前聯合方案中的劑量相同。只要治療可以耐受且有效,我會一直給予培美曲塞維持治療。
美國專門研究間皮瘤的中心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關于基因檢測,所有腫瘤都存在某些基因突變,導致其生長和行為異常,因此進行基因檢測是合理的,但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基因檢測有助于間皮瘤治療方案的選擇。部分間皮瘤與BAP1(BRCA1相關蛋白1)基因突變有關,但這是一個腫瘤抑制基因,目前尚無可用療法。此外,也有關于NF2等基因突變與間皮瘤的關系的報道,但尚無相關臨床療法可用。
關于免疫療法成功治療間皮瘤,目前確有一些報道。在美國,常用免疫藥物是帕姆單抗,該藥物的2期臨床研究早期數據顯示:反應率為25%,在32名患者的群體研究中,50%的患者用藥后達到疾病穩定狀態。也有關于聯合使用CTLA-4抗體和PD-1抗體顯示出活性的報道。使用帕姆單抗治療間皮瘤的具體劑量,與使用其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標準劑量一致:每3周靜脈注射200mg。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關于腹腔熱灌注化療(HIPEC),目前沒有充足的隨機對照試驗數據。一些機構(包括我們機構在內)正在統計收集相關數據,且有些患者積極配合數據的收集。據文獻報道:目前大部分經驗是,在減瘤術后立即或早期使用HIPEC,但術后5-6個月后使用該療法、或在病情控制良好的基礎上使用該療法的數據偏少。據報道,HIPEC的藥物選擇較為多樣,包括:單用順鉑、或者順鉑聯合使用阿霉素、絲裂霉素或非加熱紫杉醇。但是,如果給予HIPEC,建議在有相關經驗的醫療機構中進行。
只要培美曲塞有療效,我可能會繼續使用此藥物,而將免疫療法作為二線選擇。如果方便接受HIPEC,建議與相關醫療團隊進行討論,但絕大部分的治療方案都是減瘤術后立即進行HIPEC。腹膜間皮瘤被認為是不可治愈的,其臨床病程可能差異很大,可能表現為病情劇烈,也可能表現得更為溫和。平均而言,患者患病后壽命約為一年,但也有部分患者壽命可以長達5到10年甚至更久。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通過遠程咨詢,美國專家給出了培美曲塞單藥維持的方案,否定了現在使用PD-1的做法。患者的主治醫生對此表示了高度認同。我們相信,在中美專家聯合的情況下,患者一定能夠獲得更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