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肌肉疑難疾病在麻省總醫院確診
發布日期:2019-08-21患者46歲,中年男性,隱匿起病,進行性加重,主因進行性雙下肢無力、僵硬16年入院。查體:四肢肌容積正常,雙上肢肌力、肌張力正常;雙下肢肌力3-4級、肌張力升高。雙側指鼻穩準,跟膝脛試驗不能,閉目難立征陽性。T7以下針刺覺、振動覺減退。雙上肢腱反射對稱引出(+++),雙下肢腱反射活躍(+++)。雙側踝陣攣(+)。雙側Hoffmann征(+)。雙側巴氏征(+)。頸軟,腦膜刺激征陰性。
國內診療經過:
完善相關檢查未見感染、免疫、腫瘤、代謝等相關依據,磁共振胸椎平掃+增強:胸10椎體前緣脂肪沉積。肌電圖、誘發電位:1.所檢神經肌肉未見肯定神經源性及肌源性損害。2.雙下肢異常(交感神經功能障礙)。3.心率變異趨勢圖正常。4.SEP-上肢:C7以上至雙頂皮層深感覺傳導通路障礙。5.SEP-下肢:T12以上至雙頂葉皮層深感覺傳導通路障礙。結合患者既往外傷病史,結合基因檢查,目前診斷考慮:遺傳性痙攣性截癱,Strump11-Lorrain病?給予改善肌張力、改善線粒體代謝、營養神經等綜合治療。磁共振頭部成像:雙側室旁點狀異常信號影脫髓鞘樣改變不除外,雙側腦室略大變形,雙眶內側壁不規整、內嵌。
美國麻省總醫院專家咨詢認為:
患者的檢測結果發現其ABCD1基因存在致病性遺傳異常(第5外顯子AG缺失),這種異常會引起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腎上腺脊髓神經病綜合征(ALD/AMN綜合征),也與腿部(嚴重化)和手臂的僵硬、虛弱和麻木等臨床綜合癥相關。患者的血液極長鏈脂肪酸檢測顯示C24和C26鏈脂肪酸升高,這種物質會在ALD/AMN患者的神經系統中聚集沉積。
ALD/AMN綜合征是一種影響男性的遺傳性疾病,呈X染色體連鎖。這種疾病的大多類型(主要影響大腦)始于童年,但有些類型也會影響脊髓、外周神經(從脊髓到身體其他部位的神經)。在某種程度上,對大腦的影響和癥狀發作發生于20至40歲的成年男性,其典型表現包括漸進性僵硬和腿部乏力(痙攣性癱瘓)、尿失禁,有時還會出現腿部疼痛和麻木。許多情況下,可能還伴有腎上腺功能不全(腎上腺未能產生某種足夠的激素)。腎上腺功能不全可能表現為疲勞、嘔吐、虛弱和早晨頭痛等非特定性癥狀。
此外,在不到6%的成人發病案例中,可能會因大腦受累而導致認知能力下降、行為異常、視覺障礙和聽力受損,極少情況下還會出現癲癇。從您的情況來看,您的腦部MRI(2019年6月10日,如醫生記錄所述)顯示腦內有異常信號影,腦室周圍看似有輕度髓鞘異常,并且腦MRI變化可能在更輕微的異常范圍內。
首先,作為醫生我完全可以想象疾病在過去幾年里給您帶來的困難和焦慮。面對這樣的診斷并非易事。以下您提出了非常關切的問題,我將進行解答,也鼓勵您后續制定治療計劃時與主治醫生分享這些意見。患者的痙攣性麻痹是由腎上腺脊髓神經病(AMN)綜合征引起的,這是一種x染色體連鎖遺傳性疾病。
患者已經在醫院做了相當全面的診斷檢查。我只建議增加一項測試:ACTH刺激試驗,以評估是否存在腎上腺激素不足,因為該疾病有時會出現腎上腺激素不足,如果存在此情況,可以使用類固醇治療。對于脊髓受累較多而無明顯腦受累的患者,主要給予支持性治療,方法與其他類型的脊髓病相似。癥狀管理的方向是:使用藥物減少痙攣/僵硬(如巴氯芬,也是患者在用的藥物),使用步態輔助設備(助行器或輪椅),避免跌倒,并遵泌尿外科指導進行尿急/尿失禁管理。
對于腎上腺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口服類固醇替代治療。然而,這對神經異常卻沒有效果。如果目前未發現腎上腺功能不全,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腎上腺功能檢查,便于及時監測、及早發現。
目前,尚無疾病改善療法可有效延緩疾病在成年人中的進展。對于兒童期發病、累及腦部的患者,可使用羅倫佐油(Lorenzo'soil)進行治療。但該藥不適用于成年發病、無明顯腦部累及的痙攣性截癱患者,因此不推薦使用該藥。可以通過減少高脂食物的攝入來限制食物中極長鏈脂肪酸的攝入,但這也無法阻止體內極長鏈脂肪酸的生成。
繼續使用巴氯芬。目前使用低-中劑量,10mg,每天三次。根據耐受情況及實際需要,可緩慢增加5毫克,以減輕痙攣癥狀。最大劑量為80mg/天,分次使用。如果患者除了痙攣之外還存在潛在的肌肉無力,可能會在劑量達30-80mg/天時出現更為嚴重的虛弱癥狀。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建議恢復到副作用發生之前的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