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的低氧能把成纖維細胞轉化為惡性
發布日期:2023-02-13在臨床一期試驗中,Aisenberg提到了與蛋白相結合的致癌劑,在細胞質內濃度更高的情況。但同時,又承認了線粒體是能夠吸收致癌的染料之一。
實際上,他重復了Potter的觀點,即腫瘤的特異性病變,可能是由于線粒體缺失、而不是因為可溶酶的改變。之后,Aisenberg對X線引起線粒體呼吸受損,導致腫瘤這一點表示質疑,因為X線可造成核形態改變。
但至于為什么X線損傷的,不是如瓦伯格和其他人所說的線粒體,他并不是很清楚。而實際上,X線同樣會損傷線粒體,并且Goldblatt和Cameron的研究顯示,間歇性低氧能夠把成纖維細胞轉化為惡性細胞。
Aisenberg對此也表示了質疑,因為惡性細胞能在非厭氧環境的細胞培養中產生,并不能排除厭氧環境致癌的可能性。
總而言之,Colowick很不理解為什么在有大量數據支持的情況下,Aisenberg仍然如此輕易地拋棄癌細胞呼吸受損這一理論。而癌細胞呼吸受損的證據,在后來Pedersen的全面綜述中也是客觀的。
對瓦伯格理論的很多爭論,都是受到研究結果的驅動,如諸多癌細胞內有正常的呼吸功能,而且某些癌細胞內的呼吸功能,甚至可以恢復。這些和其他發現,是對“癌癥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不可逆的線粒體功能障礙疾病”的說法的挑戰。
以此,正像瓦伯格反問的那樣,如果很多癌細胞顯示正常的呼吸,那呼吸受損怎么可能是癌癥的禍首?還需要認識到的是,研究者很少在類似的生長條件下,將癌細胞的呼吸和酵解,和與其組織匹配的正常細胞的呼吸和酵解,加以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