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線粒體能否重新編程癌細胞核
發布日期:2023-06-08目前,有多數海外專家認為,關于能源代謝在癌細胞起源中的作用,有多種假說。一個是Weinhouse的假說,他認為盡管癌細胞呼吸功能正常,但仍表達有氧糖酵解。該觀點的證據,也與癌癥基因論一致,因為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異常,最終也是有氧糖酵解的原因。具體來說,基因缺陷導致了癌細胞有氧糖酵解及其代謝缺陷。而Dang及其同事,在更近發表的文章中也總結了這一觀點。
他們說:“今天我們認為,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糖酵解相對增加,被錯誤解釋為是呼吸受損的證據,而非糖酵解調節受損的證據網。”根據這一觀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異常表達,最終導致癌細胞糖酵解損傷、和代謝重編程。
上述癌癥起源觀點,與代謝理論不符,癌癥代論認為呼吸不足是癌癥的起源。
而瓦伯格認為,呼吸受損在癌細胞中比酵解受損更常見,因為呼吸過程比酵解更復雜,前者需要線粒體結構和比糖酵解更多的酶促步驟才能完成。瓦伯格指出,“現在生物化學的基本事實之一是,ATP可以用酵解酶結晶在均勻溶液中合成,而至今,沒有人能在具有溶解性呼吸酶的均勻溶液中,成功合成ATP,因為ATP結構總是伴隨著氧化磷酸化”。
簡言之,癌癥呼吸受損,比酵解(糖酵解)受損更容易發生。為了接受Weinhouse假說,許多人無視或曲解Pedersen等提及的大量數據,顯示癌細胞中線粒體結構、和呼吸受損。此外,他們還忽略或無視來自細胞核/質轉移的實驗證據。
這些證據表明,正常的線粒體可以重編程癌細胞核,以形成正常組織,而正常細胞核卻不能重編程腫瘤細胞質來形成正常細胞。這些實驗,排除了癌癥的染色體(體細胞突變)起源,并強烈提示染色體外非核系統(線粒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