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異常分裂時也會引發其功能受損
發布日期:2023-03-28有海外專家在臨床試驗中觀察到,氧化磷酸化短暫上調后,即可能出現呼吸不全和致瘤性轉化。綜合起來考慮,這些發現都支持了瓦伯格理論,表明呼吸不全發生在有氧葡萄糖酵解、基因突變和腫瘤形成之前。
這些情況,支持了癌癥源于線粒體的證據確鑿,而目前,也沒有任何一個基因/染色體綜合理論,能夠解釋上述現象。另外,由于腫瘤轉化與基因組變化有關,有學者可能認為,呼吸損傷同樣先于基因組不穩定性而發生。
Roskelley的研究結果,與Pederson綜述中展示的大量證據一致,指出所有癌細胞的呼吸,都是有缺陷或不充足的。其研究結果,與Costoya和Singh團隊的研究結果,也有一致之處,都表明瓦伯格效應和腫瘤生成,源于線粒體損傷和細胞呼吸不足。
總體上看,這些發現均表明,癌癥并不是許多不同疾病的集合,無論其組織起源或細胞組成,癌癥都是一種細胞呼吸不全性疾病。盡管源于某個器官的癌細胞的形態,與源于另一個器官的癌細胞有所不同,但其均具有同樣的病變,即細胞呼吸不足伴代償性糖酵解。盡管大量的證據支持瓦伯格理論,但是在過去50年中的普遍觀點仍然認為,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異常,是絕大多數腫瘤發生、發展的各個方面(包括瓦伯格效應和細胞呼吸功能受損)的原因。
癌癥基因起源論認為,線粒體和呼吸功能障礙,是一種效應而不是癌癥的根源,目前尚不清楚細胞異常分裂之前,腫瘤細胞中、有多少染色體缺陷和突變,但細胞呼吸功能受損,可以發生于細胞異常分裂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