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細胞突變與癌癥的關系該如何解釋
發布日期:2023-06-13有海外專家認為,絕大多數腫瘤細胞中出現的基因和染色體缺陷,是在正常細胞變為癌前細胞、或癌細胞后才發現的。而正常的呼吸功能,也是DNA修復和有絲分裂維持保真度(fidelity)所必需的前提條件。
如果基因突變是癌癥發生的主要原因,那么,癌癥就會被認為是病因復雜、需要提供多種管理和預防方案的疾病。此結論,主要基于以下發現,即來自同一類型腫瘤內部、和不同類型腫瘤之間,尤其是轉移癌之間,均存在突變數量和類型的顯著差異。
但“個性化分子療法”,仍然成為了癌癥管理的新口號,與此相反的是,如果認為能量代謝受損、是導致癌癥的主要原因,那大多數癌癥,就可以被認為是一種代謝性疾病。
一般來說,引起癌癥的生殖細胞突變很少,只占所有癌癥的5%~7%,盡管所有腫瘤細胞都有線粒體呼吸功能受損,但仍不清楚這些損傷,如何與腫瘤中大量的體細胞突變和染色體異常相聯系。然而,體細胞突變和非整倍體,與呼吸不全及代償性酵解也有關。
關于生殖細胞突變與癌癥的關系,如何解釋呢?大多數遺傳的“先天性代謝異常”,并不會特異性損害哺乳動物的線粒體功能,或引起癌癥。然而,也有一些例外,如在編碼三稜酸循環蛋白的基因中,可發生罕見的生殖細胞突變,從而增加人類罹患某些癌癥的風險。
例如,副神經節瘤(paraganglioma)的風險與琥珀酸脫氫酶(SOT)基因突變有關,而平滑肌瘤病(leiomyomatosis)和腎細胞癌的風險、與延胡索酸水合酶(即延胡索酸酶,fumarase)基因突變有關。對于抑癌基因突變的情況,也會增加罹患VHL綜合征的風險,該綜合征也表現為腎透明細胞癌(RCC)、視網膜和中樞神經系統血管母細胞瘤、胰腺囊腫、腎上腺腫瘤(細胞瘤)存在易感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