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異常往往也會引起神經退行性的病變
發布日期:2023-06-19針對線粒體的基因突變,與癌癥存在與否的關聯,國外專家們也進行了一番探討。如果線粒體呼吸功能缺陷,是所有癌癥的起源,那為什么在那些攜帶損害細胞呼吸突變的人群中,反而罕見癌癥呢?
例如,干擾細胞呼吸功能的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突變,與家族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高度關聯,而在ALS患者中,癌癥卻很罕見。就這一主題,Eng及其同事在一篇全面綜述中,闡述了線粒體突變與癌癥的關系。
大多數影響呼吸鏈功能和三梭酸循環的遺傳突變,多為純合子,且可以對多器官系統造成嚴重損傷。這些遺傳突變,可以發生在所有細胞中,而癌細胞線粒體缺陷,只見于癌細胞。同時,某些有遺傳突變的個體,如巴斯綜合征(Barthsyndrome)的患者,存在心磷脂重塑方面的異常,他們可能在罹患癌癥之前就已經死亡。然而,那些改變三梭酸循環功能,并引發癌癥的突變,如相關雜合子,并不影響多器官系統的生理功能。
而這些基因的純合子突變,往往引起的是神經退行性的病變,而不是癌癥。但SOQ基因雜合子突變的個體中,也可以見到神經退行性的病變。在炎癥性的疾病中,線粒體損傷和酵解,又會發揮何種不同作用?
正如瓦伯格起初提到的那樣,死亡的細胞永遠不會發展為癌癥,而損害線粒體進而致癌的基因,與損害線粒體但不致癌的基因之間,存在著有趣的差異。DouglasWallace認為,產生線粒體ROS,而非損害能量生成的突變,是癌癥的缺失環節。而在帕金森病中,線粒體ROS殺死多巴胺能細胞,卻并不產生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