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核與細胞質可能共同決定了腫瘤發生
發布日期:2023-07-07一期醫學臨床顯示,正常細胞核植入腫瘤細胞質時,并不能抑制腫瘤發生。換句話說,正常細胞的基因羨達,不能抑制惡變,這些研究還表明,是細胞質而不是細胞核決定細胞是否惡變。
盡管研究者沒有明確,細胞質介導腫瘤發生的分子基礎,但他們認為,細胞核基因表達的表觀遺傳學改變,可能是這種結果的原因。之后,Schaeffer的研究又強烈支持瓦伯格理論的概念,不過這些研究者,并沒有將其觀察到的現象與瓦伯格理論聯系起來。
然而,Israel和Schaeffer的胞質因子抑制腫瘤發生的研究結果,得到了Shay和Werbin研究的強烈支持。這些學者,共同探討了細胞質抑制腫瘤發生的胞質雜交體實驗,成敗的多個影響因素,這些因素包括:
胞質雜交體中,致瘤性胞質和非致瘤性胞質的比例;胞質雜交體在被測試腫瘤發生前的培育時間;是否由于致癌物所致的突變形成(mutagenesis),導致細胞的基因標記;應用特定的細胞組合等等。
通常來說,如果這些因素沒有得到認真監控,毫無疑問,不同的研究者,很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然而,Shay和Werbin從小鼠腫瘤細胞得出的研究結果,與Schaeffer的上述研究結論是一致的。盡管前者,沒有在瓦伯格理論的框架下討論他們的結果,只討論了線粒體在胞質抑制腫瘤效應中的作用,但他們卻認識到了,瓦伯格理論與多項胞質雜交體研究之間的關系。
這二位研究者認為,對胞質雜交體的分析,可以理清是細胞核還是細胞質決定腫瘤發生。他們的研究顯示,來自非致瘤性正常細胞的細胞質,與致瘤性細胞的細胞核融合時,裸鼠腫瘤形成的速度和程度,均得到抑制。于是他們得出結論,“如果腫瘤細胞線粒體真如瓦伯格所言是有缺陷的,則將正常細胞的線粒體,導入胞質雜交體會抑制腫瘤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