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腸道蟲子”可推動前列腺癌的治療抵抗
發布日期:2024-02-04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常見的腸道細菌可以促進前列腺癌的生長,并使它們逃避治療的影響。科學家們通過提供促進生長的雄激素、或雄性激素的替代來源,揭示了腸道細菌如何促進晚期前列腺癌的進展、及其對激素治療的抵抗力。
激素療法是晚期前列腺癌的護理標準,通過降低雄激素水平起作用。但研究人員發現,患者體內的低雄激素水平會推動腸道細菌的繁殖,這些細菌可以成為維持前列腺癌生長的激素工廠。科學家確定的細菌“指紋”,可能有助于挑選出對治療產生耐藥性的高風險患者,這些患者可以從操縱“微生物組”的策略中受益。
例如,男性可以接受糞便移植或飲用富含有益細菌的酸奶飲料。來自倫敦癌癥研究所、瑞士貝林佐納腫瘤研究所和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一組科學家,使用小鼠和患者樣本來研究腸道細菌在前列腺癌生長和進展中的作用。
這些發現,一旦在臨床上得到進一步驗證,就可以通過操縱微生物組為前列腺癌的治療提供新的機會。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由前列腺癌基金會、Movember、英國前列腺癌、英國癌癥研究和約翰布萊克慈善基金會資助。
腸道細菌是我們微生物組的一部分,通常對人類很有價值。然而,癌癥和其他疾病會破壞這種互利的平衡——例如,通過促進腸道細菌的增殖,并鼓勵它們釋放影響癌細胞的毒素或其他分子。科學家發現,清除患有前列腺癌的小鼠體內的所有腸道細菌,會減緩腫瘤生長并延緩激素抵抗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