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V-400 在晚期結直腸癌中表現出初步療效和安全性
發布日期:2024-08-28根據一項1期試驗(NCT05029882)的數據,ABBV-400是一種新型c-Met靶向抗體-藥物綴合物,具有初步的抗腫瘤活性,并且在BRAF野生型、微衛星穩定(MSS)/錯配修復熟練(pMMR)晚期結直腸癌(CRC)患者中是可耐受的,這些患者在先前的治療中出現進展。
在2024年ASCO年會上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接受任何劑量水平治療的患者(n = 122)至少出現1次任何級別的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TEAE),71%的患者出現3級或更高級別的teae。3級或更高級別的TEAEs的發生率隨著劑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1.6毫克/千克劑量組的這些比率為38%(n = 32),2.4毫克/千克劑量組為73%(n = 40),3.0毫克/千克劑量組為88%(n = 41)。
最常見的血液病包括貧血(任何級別,56%;等級≥3,35%),中性粒細胞減少癥(40%;25%),以及血小板減少癥(25%;13%).最常見的非血液學TEAEs包括惡心(任何級別,57%;等級≥3,3%),疲勞(44%;2%),以及嘔吐(39%;4%).9%的患者報告了任何級別的未確診間質性肺病/肺炎,包括2%經歷3級或更高級別事件的患者。
TEAEs導致20.5%的患者停止治療,最常見的是貧血(n = 4)、肺炎(n = 3)和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n = 2)。11%的患者因與ABBV-400相關的TEAEs而停止治療。關于療效,所有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為16%,緩解的中位持續時間為5.5個月(95% CI,4.1-不可評估)。12周和24周的臨床受益率(CBR)分別為50%和29%。
“2.4 mg/kg和3.0 mg/kg的ABBV-400[每3周一次]在CRC中顯示出有希望的抗腫瘤活性,具有可耐受和可管理的安全性,”首席研究作者Manish Sharma,醫學博士,密歇根州大急流城START Midwest在數據介紹中說。
ABBV-400將telisotuzumab(一種c-Met靶向抗體)與拓撲異構酶1抑制劑有效載荷結合在一起。c-Met的過度表達常見于各種晚期實體瘤,包括結直腸癌。首個人體1期研究正在調查ABBV-400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抗腫瘤活性。CRC患者需要患有BRAF野生型MSS/pMMR疾病,該疾病在之前的治療中進展,包括氟嘧啶、奧沙利鉑和伊立替康。適用的患者需要預先接受抗EGFR治療、抗VEGF治療和靶向治療。被認為不符合標準治療或對標準治療不耐受的患者可以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