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spatercept 增加了低風險患者持久獨立輸血的可能性
發布日期:2025-06-09根據2025年ASCO年會上提交的3期COMMANDS試驗(NCT03682536)的數據,Luspatercept-aamt (Reblozyl)顯示,在輸血依賴型促紅細胞生成素(ESA)-初治、極低-低-或中度風險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患者中,與依泊汀α相比,在至少12周的時間內,其紅細胞輸血不依賴性(RBC-TI)的總體比率和累積持續時間均有持久改善。
至少持續12周的RBC-TI發生率,在luspatercept組為76.4%,在epoetin alfa組為55.8%(優勢比[OR],2.8;95% CI,1.7-4.5;P < .0001)。最長的12周或更長的RBC-TI間期的中位持續時間,在luspatercept組為126.6周(95% CI,81.0-154.1),而在epoetin alfa組為86.7周(95% CI,55.9-105.9)(HR,0.632;95% CI,0.434-0.919;P = .0156)。
使用luspatercept的RBC-TI持續至少周的中位累積持續時間為150.0周(95% CI,119.6-256.0),而使用epoetin alfa的RBC-TI持續時間為95.1周(95% CI,74.9-180.1)(HR,0.523;95% CI,0.353-0.777;P = .0011)。
“這些長期結果支持luspatercept作為一線低風險MDS貧血治療的標準,提供了延長的反應和延長生存期的潛力,”Guillermo Garcia-Manero博士說,他是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科的負責人,也是休斯頓MD安德森癌癥中心白血病部轉化研究的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