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景點
發布日期:2016-08-18哭墻(WailingWall)
猶太教重要的圣地。約公元前965年所羅門在錫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猶太教圣殿所羅門圣殿,俗稱“第一圣殿”,后被巴比倫人摧毀。半個多世紀后猶太人在舊址上建造了第二圣殿。后在公園一世紀又被羅馬人摧毀,僅留下了這段位于第二圣殿西面的墻。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時,都會來到這面石墻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因而得名“哭墻”。
圣墓教堂(Church ofthe Holy Sepulcher)
圣墓教堂,東正教中稱其為“復活教堂”,也是苦路(Via Dolorosa)的后一站。基督徒中普遍認為圣墓教堂建在《新約》中描述的耶穌基督被釘死的地方,據說耶穌的“圣墓”也在其中,即入口處的石棺。當然,石棺中“應該”是空的,因為耶穌已經復活了。從公元4世紀起,此處即已成為基督教中的朝圣重地。
苦路(Via Dolorosa)
耶路撒冷舊城里的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耶穌背負著十字架沿著這條路走向刑場,其間經歷了14件事,因而苦路也有14站。現在的路線是18世紀確立的。對于基督徒來說,這是虔誠的朝圣之旅。
耶路撒冷圓頂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
世界上古老的清真寺之一,耶路撒冷顯眼著名的標志。大圓頂高54米,直徑24米,清真寺呈八角形,每邊長21米。自公元7世紀修建以來,一千多年里幾經翻修,圓頂清真寺由木屋頂變成了今天美麗的金色穹頂,承載了穆斯林的虔誠與興盛。麥地那令人驚嘆的克爾白朝拜盛況,虔誠的教徒填滿了尖頂、穹頂、立方體以外的畫面。1994年由約旦國王侯賽因出資650萬美元為其覆蓋上了176磅24K純金箔。建筑構造為八角形,是少有的沒有高聳宣禮塔的清真寺。
死海漂浮浴
位于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之間的死海,是世界上著名的療養圣地。名曰死海,卻從來淹不死人。因為水中含有的死海鹽比重很大,所以人們即使不會游泳,也可以仰臥水面,悠哉悠哉的沐浴陽光,享受 隨波漂浮的樂趣。這時身體肌肉進入完全松弛的境地,重量感也隨之消失,意識進入虛無狀態,可以忘卻一切煩惱,身心得到極好的休息。
近兩年來流行的SPA潮流中,以死海的礦物泥和礦物鹽質量為上品,因為它含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較豐富。
尤其是現代社會,面對社會、家庭、工作的重壓,造成人們身、心上的負荷失調,毒素的囤積,嚴重影響人體各系統的平衡,而利用死海的礦物泥和礦物鹽,再配合植物精油和藥草進行全身排毒,可消除細胞間質的毒素,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激勵和再生全身機能細胞,讓身心得到排毒、修復、享受、蘇醒的呵護。
它含豐富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海水里可享受面部和全身泥敷,讓肌膚無比光滑柔嫩美白之外,更可治療皮炎,關節炎等。因為死海的醫療價值,歐洲國民保險計劃中的條款也包括死海治療。
特拉維夫港口(Tel Aviv Port)
在特拉維夫靠北的海邊,經過市政府的一番改造,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大型的娛樂休閑購物場所。海邊鋪滿了木棧道,隨意放著不同造型的光滑石頭,可做裝飾也可做椅子,各種創意心思展現在每一個角落,很多家庭喜歡帶著孩子來這邊玩,當然也適合情侶。除了棧道,還有一大批曾經的倉庫都已經成為一個個購物商鋪、夜店、酒吧、飯店、表演中心,還有一個歐洲風格的菜市場。
雅法老城 (Jaffa Old City)
坐落在特拉維夫南邊,瀕臨地中海,是一座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古城,典型的特拉維夫地標。圣經里寫到建設耶路撒冷猶太圣殿的木材便是從這里運往的。在特拉維夫海邊往南看,一座座房子簇擁著的小山,小山頂上有一個鐘樓,那里就是雅法老城了。
老城里現在大多是藝術家居所、工作室和一些藝術品店,同時成為了12星座的代言人,有12星座的噴泉,以12星座命名的小巷,還有12星座的許愿橋。據說在橋上找到自己的星座浮雕,然后輕撫著面向大海許愿,就能成真。可惜如今許愿橋因為年久失修已經不讓通過。沿著錯綜復雜的小巷,踏著記錄千年歷史的石板路,在老城里游覽,尋找屬于自己的小巷,不用擔心迷路,每個角落都會有驚喜,或許會在某個角落遇見那棵吊在大石頭上的橘子樹。
特拉維夫藝術館 Tel Aviv Museum of Art
以色列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是以色列知名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大的伊斯蘭藝術收藏機構之一,創建于1932年,位于城市文化綜合體中心,展出大量著名的永久性和臨時性藏品,涵蓋油畫、雕塑、攝影等各領域收藏品。除了展覽,博物館還舉辦音樂舞蹈演出、電影放映、哲學藝術講座等其他活動。
巴哈伊階梯花園Baha'I Gardens
位于以色列海法市的卡梅爾山上。這里是巴哈伊教先知巴孛的安息之地,是巴哈伊教第二圣地。整座花園依山而建,自山腳至山頂長達1公里,垂直高度約225米,大坡度約63度。對稱齊整是極具波斯風情的巴哈伊花園的大特色花園的中軸線是一條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階梯,樹木、水池、花盆、雕塑等景觀則對稱地分布在兩側。2008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