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心路歷程
發布日期:2016-07-27你可能聽過這樣一句話“時間太多卻一件事也沒有做成,時間不夠反而能做成任何事。”這是我喜歡的一句。
我不喜歡閑著。但是,我也不喜歡很匆忙地完成一項任務。時間不夠和時間太多都讓我感到沮喪,因為我處在失衡狀態。當我失衡的時候,我會失控。失控讓我感到無力。
作為一名癌癥存活者,我經常感到相同的挫折、失控和無力。
患子宮癌后延長的檢查間歇
2011年3月底我完成了為期9個月的子宮癌治療。從那時開始,我繼續在MD安德森癌癥中心觀察。
鑒于我的子宮癌的惡性程度和診斷情況,我的團隊決定每季度給我做一次PET掃描并做后續檢查。2013年,我的團隊和我決定把檢查減少至每4個月一次。我如釋重負,掃描間隔的時間更長,我也能暫時緩解癌癥檢查帶來的壓力。
重要的是,我還認為延長一個月的時間間隔意味著我的團隊認為長期看來我的預后有所改善。我終不需要被嚴密監控了。我突破了很重要的一關,兩年沒有出現癌癥跡象。這讓我欣喜若狂。
不確定癌癥是否復發:新的困惑
近我按計劃做了掃描和檢查。在輕松完成其中8個檢查后,我期待的只有好消息。
然而,醫生告訴我掃描顯示出異常,需要進一步觀察。
謝天謝地,我的婦產科主治醫生并對此沒有感到驚訝,這讓我松了口氣。
然而,她也說到,鑒于我的病史,需要在短短兩個月內再給我做一次掃描和跟蹤檢查,這是PET掃描短的時間間隔。檢查結果沒有癌癥復發的跡象,但需要繼續關注。我曾經處在令人沮喪的模棱兩可的狀態,一種不確定的狀態,而現在我又深陷其中。
我像許多癌癥患者一樣玩著等待的游戲。沒有新的癌癥產生和癌癥復發等壞消息,但來自醫生和檢查報告的信息表明接下來的60天我并不能完全消除顧慮。
如果有問題,怎么辦?這個讓人不安的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雖然這個問題并沒有出現。
活在當下
為了恢復和保持控制感,也為了鼓勵自己和其他人,我決定在接下來的60天活在當下。如有需要我就會重復這個咒語,每天、有時候每小時以及在癌癥治療的過程中:“此刻,我很好。”此刻,我真的很好。
這樣做能讓我擺脫不安,雖然只是很短的時間。那些很短的時間不斷累積,終,更多時候我感覺自己的狀況很好。
60天很快就會過去。同時我很幸運有親密的家人和一群朋友,他們讓我沒有大量的時間擔心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
在癌癥經歷中我學會不去浪費時間。我還體會到感恩的力量。我感恩癌癥沒有復發。
Marcy Kurt是大家的女兒、姐妹、阿姨和可信賴的朋友。她是律師,瑜伽愛好者。她樂于助人。Marcy曾經兩次戰勝癌癥,一次是2005年10月確診的乳腺癌,一次是2010年確診的子宮癌。
原文出處:
https://www.mdanderson.org/publications/cancerwise/2013/07/the-waiting-game-a-cancer-survivors-sto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