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治療 囊腫內的液體可否經氣孔流出
發布日期:2020-10-18一項海外研究報道,患者需進行腹腔進路操作時,可選擇臍孔或劍突-臍孔之間做其第一穿刺點。出國治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初步處理是縮小腫瘤體積、防止腫瘤破裂或腫瘤內容物外流。
出國治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接下來可用布巾鉗提起腹壁,尖刀銳面向上,逐層切開(縱行)穿刺點各層皮膚、及皮下直至腹膜;腹膜被切開后,將除去針芯的套管外鞘插入腹腔,充入C02氣體,放入腔鏡。
縮小腫瘤體積方面,在其巨大腫瘤與腹壁之間有一定距離后,進行操作孔穿刺。出國治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可選擇距離腫瘤對側腹壁,進行第二穿刺,放入一把抓鉗;在距離腫瘤更近的一側腹壁,進行直接向腫瘤內的第二穿刺。
正常操作上,可選擇5mm的套管穿刺針,其針芯應該是針頭端帶有氣孔的空心針芯。出國治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當這樣的針芯穿刺進入囊腫內時,其囊腫內液體可立即自該氣孔流出。
出國治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其流向,大多位于腹壁外部分的針芯尾部,而流向體外,起到囊腫立即減壓的作用。
而另一種穿刺方法,是先穿刺進入腹腔,再對準囊腫進行穿刺。出國治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穿刺囊腫時也應迅速進入囊內,同時對側的抓鉗鉗夾囊腫穿刺口,以固定穿刺器方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