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 怎樣識別肌瘤和包膜的邊界?
發布日期:2021-02-24對于一些臨床罕見的情況,如肌瘤無法取出,而留在子宮內時,通常會逐漸發生退行性變,或在術后第一次潮經時排出。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而無蒂粘膜下肌瘤,即I、II型粘膜下肌瘤,此型肌瘤在肌壁間會有較寬的基底。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通常情況,當切除無蒂粘膜下肌瘤,需B超或腹腔鏡監護;切除腔內部分肌瘤技術,同有蒂粘膜下肌瘤類同。并且在切除肌壁內部分時,必須識別肌瘤和包膜的邊界。
術者在切割鏡下,能夠看到瘤體內白色的纖維組織、和內膜組織中的腺體隱窩,根據瘤體內較硬的纖維平滑肌組織,與其周圍柔軟的子宮肌壁組織的不同,特別注意不能使切割環挖向子宮肌壁內,切割的深度,與子宮肌壁水平即可。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手術過程中,子宮肌壁的不斷收縮,將剩余在肌壁內的瘤體擠入宮腔,因而大部分的瘤體可被切除。
對于殘留在肌層內的肌瘤組織,日后可壞死而消融,或因宮縮而排入宮腔,后者需行第二次切除。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以上技術,只適用于埋藏在肌層部分<50%者。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部分情況下,若是>50%時需邊切邊用縮宮素,后將肌瘤擠入宮腔,以便于切除,并常需多次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