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粒體的解偶聯是否也表達于腫瘤細胞
發布日期:2021-05-12臨床專家曾有表明,不排除在某些情況下,存在解偶聯蛋白表達增加的可能性。而他們的這些發現,也支持了瓦伯格觀點,即癌癥的起源與呼吸受損或呼吸不足有關。
對于癌細胞產熱和解偶聯線粒體的情況,其棕色脂肪的線粒體,多數可在自然情況下解偶聯,另外,這些細胞通過底物氧化產熱,而非通過質子動力梯度生成ATP。
正因為產熱是解偶聯線粒體的特征,所以有必要確認,高致瘤性細胞產熱量、是否高于低致瘤性細胞?但是,后來又有證據,支持了線粒體解偶聯表達于腫瘤細胞的假說。
雖然目前對這個問題的研究甚少,但是有專家發現了相關證據,即低分化腫瘤細胞的產熱,高于高分化腫瘤細胞。例如,Wijk及其同事已經證實,低分化的大鼠肝細胞癌細胞(HTC)葡萄糖消耗量和產熱量,高于高分化細胞(H35)。
盡管HTC和H35細胞產量相似,但HTC細胞葡萄糖消耗量,比H35細胞高4倍。
他們的數據還顯示,HTC細胞產熱量比H35細胞高3倍,且低分化細胞產熱量大的結果,支持了相關假說,即高度惡性癌細胞中的線粒體解偶聯程度,高于低度惡性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