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腫瘤線粒體功能異常時該如何糾正?
發布日期:2021-05-13針對一期海外醫學試驗,耐人尋味的是,Wein及其同事收集了大量支持瓦伯格理論的數據。他們在“大鼠移植性肝腫瘤的細胞呼吸以及糖酵解的研究”中,發現肝腫瘤細胞的線粒體,在數量上和質量上均會出現異常。
在相關討論中,他們認為線粒體含量,可通過測定線粒體酶即B-羥丁酸脫氫酶來反映。其線粒體蛋白含量,正常為50mg/g,分化良好腫瘤為18?33mg/g,而分化不良腫瘤為9~14mg/g。
上述數據,表明在一系列的惡性肝細胞腫瘤中,高分化腫瘤具有呼吸作用增強的特征,而呼吸作用低下的腫瘤細胞,伴隨線粒體缺失和分化缺失。這一結論,基本符合瓦伯格的核心假設。
Burk和Schade也指出,Weinhouse在更早期也對其研究數據有過曲解。其評論中建議,對從正常組織中和從腫瘤中分離出來的線粒體,比較其生物化學和生理性質時,需要格外小心;因為腫瘤線粒體很脆弱,在分離過程中容易受損,而影響數據的準確解釋。
今天,臨床目前已經能夠從小鼠腦腫瘤中,提取結構和功能完整的線粒體。也證實了,正常腦組織和腦腫瘤組織的線粒體,脂質組的不同。
這些確鑿證據,證實腫瘤線粒體功能存在異常,之后又有許多關于癌癥線粒體異常的研究報道,還需相關專家進行更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