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線粒體信號通路也能影響腫瘤生成
發布日期:2021-05-19有海外醫學數據統計發現,VHL腫瘤抑制基因的靶點多是線粒體的因素,特殊情況下,類似的突變也會直接損害線粒體的能量生成。以此,從而也導致了糖酵解增加、和瓦伯格效應產生。
Bayley和Devilee也描述了這些基因的遺傳缺陷,并直接支持了瓦伯格的原始假說,即細胞呼吸受損,也是某些癌癥的根源。因此,這些基因的突變,還能夠引發細胞呼吸的損傷,且細胞呼吸損傷也足以導致癌癥。
除這些癌癥外,其他遺傳基因,也影響線粒體功能并增加癌癥風險。已有充分的文獻報道,抑癌基因的罕見的遺傳突變,會增加李-佛美尼綜合征的發生概率。
已知的是,該綜合征涉及的癌癥譜系,包括乳腺癌、軟組織肉瘤、腦瘤、骨肉瘤、白血病和腎上腺皮質癌。并且,基因敲除小鼠腫瘤的發病率,要比正常小鼠高,其中淋巴瘤比其他腫瘤常見。
許多研究者認為,通過線粒體凋亡信號通路、或通過影響轉錄因子反應元件,來調節腫瘤生成。更近的研究證據也表明,p53可以直接影響線粒體的能量生成。
之后,Hwang及其同事研究表明,p53通過轉錄靶蛋白細胞色素c氧化酶組裝蛋白(SC02)基因,來調節線粒體的呼吸。更重要的是,這些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基因組穩定性依賴于氧化磷酸化。
這些發現,與Singh及其同事先前的研究結果一致,兩者均表明,含p53缺陷的癌細胞,存在線粒體能量代謝受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