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的治療策略能否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發布日期:2023-08-21根據海外案例總結發現,有許多患者不得不忍受一些無效的毒性治療,在腫瘤學領域,也應該認識到癌癥是一種代謝疾病的情況,且需要采用相關治療方案來應對。
目前,癌癥領域正在繼續使用新的輻射方式和(或)毒性藥物治療組合,來進行昂貴的臨床試驗,希望找到具有改善療效的治療方法。如BATTLE用于肺癌治療的臨床試驗,接受治療8周時,約46%的患者疾病得到了一定控制,其平均壽命比未接受治療的患者延長2.7個月。
也就是說,有54%的接受治療患者,未得到控制,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癌癥患者,拒絕腫瘤科醫生的治療建議吧。而BATTLE治療方案,也被認為是個性化的,因為它采用多種靶向各種腫瘤細胞生長因子受體(如EGFR和其他腫瘤細胞分子缺陷)的藥物混合物;換句話說,BATTLE治療策略的理論基礎,仍然是癌癥基因突變論。然而,從Loeb.Stratton等的研究中了解到,在腫瘤中發現的異常分子,在大多數腫瘤的不同腫瘤細胞之間,存在差異。
根據癌癥是代謝性疾病、而不是基因突變疾病的理論,預測BATTLE治療,最終并不可能在治療轉移性肺癌、或控制任何晚期轉移性癌癥中,發揮重要作用。而遺憾的是,以上預測的依據未被肯定之前,仍將有更多癌癥患者走向死亡。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某些療法毒性很大,甚至可能致死,并且對改善長期臨床結局無望,但仍有很多患者被招募參加試驗。
多年來的臨床研究表明,晚期的常規治療方法,在延長生存期或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并沒有效果。盡管有過去失敗的證據,免疫治療復活就是一個例子,而多數轉移性的癌癥,可能就是由能量代謝缺陷的巨噬細胞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