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組合被發現對高危白血病有效
發布日期:2021-06-02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有效方法,來治療兒童特別具有侵襲性的血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或ALL是兒童中診斷出的更常見的癌癥。
盡管在過去幾十年中,ALL兒童的存活率有了顯著改善,但發展為“高風險”ALL的兒童,這些亞型生長迅速且通常對標準治療有抵抗力,經常復發,其中許多兒童死于他們的疾病。
一種急需新療法的常見高危ALL類型是“費城染色體樣ALL”(Ph樣ALL),因其與另一種類型Ph陽性ALL的相似性而得名。這兩種高危ALL的共同遺傳特征,使科學家們假設他們可能對類似的治療有反應;具體來說,是一類被稱為激酶抑制劑的新型藥物。
然而,實驗表明,含有稱為CRLF2r的基因突變的Ph樣ALL病例,約占該亞型所有病例的一半,當作為單一藥物使用時,對激酶抑制劑的反應很差。從那以后,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激酶抑制劑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時,是否更有效。
發表在國際期刊Leukemia上的新研究中,兒童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測試了5000多種藥物與激酶抑制劑魯索替尼的組合,發現魯索替尼與幾種常用的抗癌藥物協同作用,更有效的是糖皮質激素、拓撲異構酶I和II抑制劑、微管靶向劑和抗代謝物。
“高危ALL急需新療法,”首席研究員、兒童癌癥研究所血液癌癥主題負責人理查德洛克教授說。“我們對我們的結果感到非常鼓舞,這表明,我們可能正在開發一種更有效的方法,來治療某些兒童的這種癌癥。”
根據他們的體外研究結果,研究人員隨后在被稱為“患者來源的異種移植模型”(PDX)或“化身”的疾病活體模型中、進行了體內測試:專門培育的小鼠,是為了培養CRLF2r個體患者的白血病細胞Ph-likeALL。
結果表明,將ruxolitinib添加到稱為VXL(由長春新堿、2地塞米松和L-天冬酰胺酶組成)的常見治療方案中,可以提高三分之二的化身的治療效果,實現其中之一的白血病生長的長期抑制。
“加入ruxolitinib后治療效果增強,我們實驗室發現多種藥物類別與ruxolitinib協同作用,表明激酶抑制劑在治療Ph樣ALL方面,具有廣闊的潛力,”Lock教授說。“我們希望這會在不久的將來,為患有這種白血病的兒童帶來更好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