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醫院的距離也會影響癌癥診斷和存活率
發布日期:2021-07-26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地理位置對癌癥診斷和生存的影響。與居住在美國鄉村和大城市的青少年和年輕人相比,居住在遠離他們被診斷出的醫院的青少年和年輕人,更有可能在晚期癌癥階段被發現,與生活在農村的青少年和年輕人相比,癌癥通常更難治療且存活率更低,大都會縣和更靠近報告醫院的地方。
“許多研究表明,居住地可以影響癌癥存活率;然而,很少有研究專門關注患有癌癥的青少年和年輕人(AYA)的地理因素和結果,”副教授兼第一作者金伯利約翰遜說。發表在《癌癥》雜志上的論文“地理居住地與美國青少年和年輕成人癌癥分期和存活率之間的關聯”。
約翰遜和她的合著者檢查了2010-14年間近180,000名年齡在15至39歲之間、被診斷出患有癌癥的AYA的國家癌癥數據庫數據。他們在診斷時使用農村-城市連續體代碼,確定了在地鐵、城市或農村縣的居住地。患者住所與報告醫院之間的距離分為短距離(小于12.5英里)、中距離(介于12.5和50英里之間)或長距離(大于50英里)。
發現居住在農村縣的AYA的晚期診斷幾率高1.16倍,而居住在距離報告醫院遠距離或短距離的AYA的幾率高1.2倍。農村居民的死亡率是大城市居民的1.17倍,到報告醫院的長途和短途居民的死亡率高1.30倍。
“希望這項研究,能引起人們對AYA癌癥生存率地域差異的關注,”約翰遜說。“開展進一步研究,以了解這些發現的機制并制定干預措施以解決這些差異,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