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前疲勞,可能意味患者生存結果更差
發布日期:2021-08-31與沒有疲勞的患者相比,在治療開始時報告有臨床顯著疲勞的癌癥患者的總生存時間更短,副作用更多。這些是由SWOG癌癥研究網絡(由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資助的癌癥臨床試驗小組),對參與四項肺癌或前列腺癌治療方法臨床試驗的患者進行的新分析的結果。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基線疲勞可能是腫瘤治療試驗中的一個重要預后因素。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JCOOncologyPractice雜志上。
論文的第一作者JuliaMo,BS,以前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Measey學者,目前在羅切斯特大學醫學和牙科學院,指出該研究證實,表明疲勞的患者報告結果(PRO)測量可以生存在一些預測患者與癌癥。“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有明顯疲勞的證據,應告知患者和家屬并就可能出現的較差結果的風險進行咨詢,”莫說。“此外,可以制定策略來影響疲勞和可能的長期結果。”
作者分析了四項臨床試驗:兩項納入了晚期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試驗S0421和S9916),另外兩項納入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試驗S0027和S9509)。所有參與者在試驗開始時使用癌癥治療功能評估(FACT)或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組織生活質量問卷核心30(EORTCQLQ-C30)。這兩種調查工具都是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衡量標準。研究人員使用每個量表的中點,作為對患者在治療開始前是否報告有臨床顯著疲勞水平進行分類的臨界值。
報告這種疲勞的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時間,比沒有基線疲勞的患者短約26%至45%。研究人員還發現,在他們分析的兩項前列腺癌研究中,在癌癥治療前報告臨床顯著疲勞的患者,更有可能經歷化療引起的嚴重不良事件(副作用),尤其是胃腸道、神經系統和全身不良事件,盡管這種關聯在參加兩項肺癌試驗的患者中沒有發現。
雖然許多研究評估了與癌癥治療相關的疲勞與患者生存結果之間的關系,但以前的研究很少調查治療前疲勞與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結果之間的關系。分析的研究由NCI贊助,由SWOG領導,由NIH資助的國家臨床試驗網絡(NCTN)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