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對電子健康信息中的術語理解程度較低
發布日期:2022-08-29研究表明,患者有時甚至會在臨床醫生之前獲得報告,而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是,病理和放射學報告是由臨床醫生而不是患者作為目標受眾撰寫的。根據對患者的調查以評估對乳腺病理學報告術語的理解,近期發表的研究表明,患者對術語的理解不足,迫切需要開發和整合教育工具來支持患者。
“我們的目標是,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理解和不理解的內容,并更多地了解患者會發現哪些教育工具有幫助,”科羅拉多大學醫 Alexandra Verosky 說。“我們不僅在乳腺腫瘤學和外科手術中看到了這種需求,而且在所有醫療保健領域都看到了這種需求。”
Verosky 和她的共同研究人員,包括研究導師和 CU 癌癥中心成員、外科腫瘤學助理教授、醫學博士 Sarah Tevis,設計了一項調查,以評估患者對乳腺病理學報告中常見的八個術語的理解:惡性、良性、轉移性、腫瘤、陰性、腫塊、癌和高級別。
完成電子調查的 527 名研究參與者,被要求提供八個術語的自由文本定義,并解釋這些術語是“好消息”、“壞消息”還是“可能是好消息或壞消息”。大約 80% 的患者正確定義為惡性,73% 目前定義為良性,但其他術語的正確定義率要低得多。雖然部分正確的定義被制成表格——82% 的受訪者在定義癌癥方面部分正確——但超過 40% 的受訪者不知道或沒有提供腫瘤的定義。
“真正令人驚訝的一件事是,我們在調查中詢問受訪者是否是衛生保健工作者,但數據顯示,作為一個人與更好地理解醫學術語無關,”Verosky 說。這些研究結果表明,“我們需要使用患者在臨床中能夠理解的定義和術語,而不是根據人口統計學或他們的工作領域或教育水平對他們可能知道或不知道的內容做出假設,”Tevis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