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專家在亞細胞水平上探索癌癥信號的研究
發布日期:2022-12-26今年,美國約有24萬人將發現自己患有肺癌。其中約20萬人將被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這是繼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員Ahmet Coskun在近期發表的兩項研究中,致力于提高這些患者的發病率,這兩項研究主要側重于了解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的不同反應的原因和方式。
佐治亞理工大學Wallace H.Coulter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Coskun說:“我們所學到的是分子之間和細胞之間的連接和通信,才是真正控制一切的因素,關系到患者是否健康,或者他們對藥物的反應。”
這些研究發表在npj Precision Oncology和iScience雜志上,詳細介紹了工具和技術的發展,以利用Coskun實驗室在將多重細胞成像方法與人工智能相結合方面的專業知識,在亞細胞水平上深入探索腫瘤微環境。Coskun說:“我們正在更好地掌握細胞信號和決策,以及它在腫瘤微環境中是如何協調的,這可以為這些患者提供更好的個性化、精確的治療。”
他對為什么一些患者對突破性免疫治療藥物有反應,而一些患者沒有反應非常感興趣。考慮到這一點,他的團隊開發了SpatialVizScore,這是他們在npj精確腫瘤學中描述的一種新方法,用于深入研究癌癥組織中的腫瘤免疫學,并幫助確定哪些患者更有可能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