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癌癥示蹤劑,有望更早發現更多腫瘤
發布日期:2022-12-09對于等待影像檢查來診斷神經內分泌癌的人來說,時間至關重要。現在,多虧了阿爾伯塔大學的研究人員,一種用于PET掃描的新型醫學成像劑有望減少等待時間,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并可能揭示更多的某些類型的癌癥腫瘤。
拉爾夫·席爾馬赫(Ralf Schirrmacher)是阿爾伯塔省北部癌癥研究所的腫瘤學影像學教授,他在美國大學南校區醫學同位素和回旋加速器設施的團隊一直在使用更先進的回旋加速器——一種已經為該省提供用于診斷掃描的醫學同位素的機器,以創建一種新的成像化合物,當患者接受PET或PET-MRI掃描時,該化合物將顯示癌癥腫瘤。
在癌癥成像中使用極少量的放射性物質作為診斷“示蹤劑”并非新鮮事,但研究人員正在不斷研究新的化學物質,以使這些放射性示蹤劑更安全、更可靠、更有效。這種新的放射性示蹤劑,用氟-18標記,能夠很好地定位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地方,但更常見于腸、肺、胰腺和胃的癌癥腫瘤。
減少等待時間需要時間,Schirrmacher表示,與目前使用的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鎵-68相比,氟-18是一種改進。放射性鎵需要一種特殊的發生器。此外,經常出現供應短缺,鎵發生器的使用量有限,這意味著每天只能有兩到三名患者接受醫學掃描。
“我們很幸運,我們能接觸到兩個AHS氣旋,一個在美國大學,另一個在跨癌癥研究所,”Schirrmacher說道,她也是婦女和兒童健康研究所的成員。“我們可以在早上做一批,看10名患者,這樣我們可以大大縮短患者的等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