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腫瘤化身的潛力可用于下一代精確腫瘤學
發布日期:2023-05-29在任何時候,大多數癌癥患者都在接受一種對他們沒有明顯益處的治療,而他們卻承受著身體和經濟上的毒性。為了引導每個患者獲得更佳治療,精準醫學已經從基因突變擴展到臨床結果的其他驅動因素。已經有一項共同的努力來創建患者腫瘤的“化身”,以便在將其應用于患者之前測試和選擇治療方法。
發表的一篇《癌癥細胞》(Cancer Cell)論文闡述了下一代功能性精準醫學的愿景,該論文代表了幾個國家癌癥研究所聯盟,包括美國和歐洲研究和臨床部門的主要意見領袖,通過推薦使3D患者腫瘤化身(3D PTA)能夠指導臨床治療決策的措施。
據該文通訊作者、寺崎生物醫學創新研究所首席科學官沈希玲博士介紹,3D PTA(包括患者衍生的類器官、3D生物打印和微尺度模型)的威力在于其對腫瘤及其微環境的精確真實描繪,以及測試和預測前瞻性治療藥物療效的速度和可擴展性。
然而,為了充分實現這一目標并更大限度地提高臨床準確性,需要采取許多步驟來標準化方法和標準,設計臨床試驗,并整合完整的患者數據,以實現個性化護理中的更佳結果。而這些工具和資源的使用可能涉及多種材料、方法和數據處理,為了確保任何臨床決策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需要做出重大努力來匯總、標準化和驗證3D PTA的使用。作者強調,除了在大量研究設施上統一和標準化協議外,還必須使用經過驗證的軟件管道進行量化,并且必須在所有相關研究小組之間對信息進行編碼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