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專家揭示了促進癌癥對易感性的特定機制
發布日期:2023-08-17亥姆霍茲慕尼黑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揭示了一種特定的機制,它能夠通過對一種鐵下垂監視系統進行藥理學靶向來促進癌細胞中的細胞死亡。瞼下垂癥是一種受調節的氧化細胞死亡形式,并且已經吸引了壓倒性的興趣,因為它在標準治療抗性和轉移性癌癥中表現出藥理學易處理性。因此,通過藥理學靶向內源性防御系統來調節細胞對鐵下垂的敏感性已成為一種有前途的抗癌策略。
科學家們現在發現,二氫乳清酸脫氫酶(DHODH)抑制劑的鐵下垂敏化作用是通過抑制鐵下垂抑制蛋白-1 (FSP1)發生的,該蛋白是該團隊早期發現的另一種鐵下垂參與者,而不是通過DHODH本身。這些新發現證實了FSP1在癌細胞鐵下垂監測中的關鍵作用,并應推動FSP1抑制劑作為有效癌癥療法的未來發展和進步。這些結果現在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敏化細胞以鐵下垂的形式經歷受調節的細胞死亡是一種新的抗癌療法的有前途的方法,特別是考慮到標準療法抗性和轉移性癌癥。因此,正在深入研究調節癌癥鐵下垂敏感性的新細胞機制和化合物。2021年,二氫乳清酸脫氫酶(DHODH)被描述為一種新的瞼下垂抑制因子。
DHODH是一種位于線粒體中的酶,眾所周知,它通過氧化二氫乳清酸鹽并同時還原線粒體輔酶Q10 (CoQ10)在產生DNA合成的構件中起作用。根據最近的數據,DHODH的有效和選擇性抑制劑(即brequinar)有效地使癌細胞對鐵下垂敏感,由此得出結論,DHODH作為鐵下垂抑制劑起作用。
因此,它的抑制被認為是一個有希望的目標,用于克服癌細胞中的鐵下垂抗性。由來自慕尼黑亥姆霍茲代謝和細胞死亡研究所的Eikan Mishima博士和Marcus Conrad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現在已經闡明了高濃度DHODH抑制劑如何通過鐵下垂促進癌細胞細胞死亡的實際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