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漫大B淋巴瘤:LTRA四聯方案,有效率達100%
發布日期:2023-12-13根據 2023年美國血液學會 (ASH) 年會上公布的 2 期Smart Stop研究 (NCT04978584) 的結果,對新診斷的彌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 (DLBCL) 患者,在一線治療中使用LTRA四聯方案,即tafasitamab-cxix (Monjuvi)、來那度胺 (Revlimid)、利妥昔單抗 (Rituxan) 和 acalabrutinib (Calquence,BTK抑制劑) 產生了高緩解率,緩解的患者可以從CHOP的后續治療中獲益。
在這項單中心、開放標簽研究中,納入了經組織病理學證實患有 LBCL 的患者,這些患者之前未接受過治療且患有可測量的疾病。既往患有惰性淋巴瘤的患者被允許納入,前提是他們未接受基于 CHOP 的治療,并且所有 LBCL 亞型均符合資格。其他資格標準包括體能狀態低于 3、器官和骨髓功能充足、并且沒有淋巴瘤累及中樞神經系統。
患者在第 1 至 10 天每天接受 25mg來那度胺治療;第1、8 和 15 天服用 12 mg/kg 的 tafasitamab;利妥昔單抗 375 mg/m2,第 1 天;第 1 至 21 天每天兩次 100 毫克 acalabrutinib。在 4 個周期的 LTRA 后,所有患者均進行了 PET/CT 掃描。如果患者達到 CR,則進入第 1A 組并接受 2 個周期的 CHOP;如果他們有 PR、疾病穩定或疾病進展,則進入第 1B 組,接受標準的 6 個周期CHOP。兩組均包含額外的 6 個 LTRA 周期。主要終點是第 1A 組(接受 2 個周期的 CHOP)4 個周期 LTRA 后的 ORR,以及第 1B 組(接受 6 個周期的 CHOP)治療結束時的 CR 率。患者中位年齡為 61 歲(范圍 32-84),其中 30% 的患者年齡超過 70 歲,7% 的患者年齡超過 80 歲。
大多數患者的 ECOG 體能狀態為 1(67% )、乳酸脫氫酶升高(83%)、III 期或 IV 期疾病(80%)以及國際預后指數評分為 3 至 5 分(67%)。83% 的患者患有非 GCB 疾病。安德森癌癥中心淋巴瘤和骨髓瘤Jason Westin主任強調,經過 4 個周期的 LTRA 治療后,總體緩解率 (ORR) 為 100%;總體人群(n = 30)的完全緩解(CR)率為63.3%(95% CI,50.0%-75.2%),36.7%的患者達到部分緩解(PR)。在生發中心 B 細胞 (GCB) 疾病患者 (n = 5) 中,CR 率為 80%,PR 率為 20%。此外,在接受 6 個周期的 LTRA 和 2 個周期的 CHOP 治療的患者中,ORR 為 100%,CR 率為 93.3%,PR 率為 6.7%。
此外,接受 CHOP 治療的 10 名患者中有 7 名在超過 9 個月的時間內保持持續緩解。迄今為止,沒有患者出現進展,盡管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數據在發表時仍不成熟;不過,到目前為止的數據看起來“相當不錯”。此外,通過對 15 名患者進行循環腫瘤 DNA (ctDNA) 分析來評估反應深度。PET 緩解的患者 CR 率為 80%,PR 率為 20%。Westin博士說,觀察到的一些任何級別的毒性包括 87% 的患者出現貧血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癥,43% 的患者出現斑丘疹,30% 的患者出現感染;3 級或以上貧血、中性粒細胞減少、斑丘疹和感染分別發生在 17%、60%、13% 和 7% 的患者中。在僅接受 LTRA 和 LTRA/CHOP 治療的患者中,63% 和 53% 的患者出現任何級別貧血,40% 和 80% 的患者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43% 和 10% 的患者出現斑丘疹,13% 的患者出現感染和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