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腎臟還致病?空氣污染又添新罪名
發布日期:2017-09-24長久以來,戶外空氣污染與心臟病、中風、癌癥、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疾病息息相關。然而,近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把另一種常見疾病——腎病也列入了受害名單。出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這項研究由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和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圣路易斯衛生保健系統共同合作,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美國腎臟病學會雜志)期刊上。
研究人員稱,空氣污染可能會增加慢性腎病的患病風險,終導致腎衰竭。通過使用退伍軍人事務部數據庫,研究人員對近250萬人進行了長達近8.5年的研究,以評估空氣污染對腎臟疾病的影響。他們把退伍軍人事務部數據庫的腎臟功能數據與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及NASA收集的空氣質量數據進行了對比。
研究發現,多達44793例新增的腎病病例與2438新增的腎衰竭病例可能與空氣污染水平超標有關(超過美國環保局認定的正常空氣質量指標界限,即PM2.5濃度為12微克/立方米,也是安全范圍內的高污染指數)。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華盛頓大學醫學助理教授ZiyadAl-Aly博士表示:“針對空氣污染和腎病的關聯數據一直稀缺。然而,一旦我們獲取并分析了這些數據,兩者的聯系就顯而易見了。”
正如微細粉塵顆粒能夠損害心臟、肺等其它器官,它們也能夠對腎臟造成損害。當空氣中的塵埃、灰塵、煙塵、煙灰和液滴侵入血液,它們往往變得具有破壞性。腎臟會過濾血液,因此這些有害微粒也會破壞正常的腎功能。
研究表明,即使是低含量的顆粒物也會對腎臟產生負面影響。隨著污染水平的加重,負面影響也會隨之加重。出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空氣污染水平越高,對腎臟的影響就越嚴重。“但絕對安全的污染水平其實并不存在,即便在較輕的污染情況下,低于界限值的顆粒物濃度和腎病之間也存在一定的聯系。”Al-Aly博士指出。
研究人員還將退伍軍人事務部數據與NASA衛星的太空傳感器聯系起來,結果發現,NASA的數據和EPA數據的結果一致。“EPA和NASA使用了兩種不同的技術來收集數據,但數據結果卻是相似的。這一數據表明,長期處于空氣污染中,是腎臟疾病患病和惡化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
出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研究結果還顯示,美國南部、中西部和東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因空氣污染而出現腎衰的風險大。而許多其它區域,包括中國和印度等,室外空氣污染恐怕比美國更嚴重。
“我們分析發現,當細顆粒物濃度的高時,慢性腎病的患病及進展風險為顯著。這意味著我們仍需進一步擴大研究,重視腎臟疾病這一性負擔,深入評估空氣污染導致腎臟疾病的具體情況。”研究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