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確定了保護小鼠免受細胞癌侵害的突變
發布日期:2024-05-28UT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完全或部分耗盡B細胞中一種名為midnolin的蛋白質,抑制了遺傳上易患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小鼠模型。他們的發現發表在《實驗醫學雜志》上,可以為這些疾病帶來新的治療方法,避免目前療法的嚴重副作用。
“我們使用了一種純遺傳學方法來尋找藥物靶點,結果發現這個靶點非常敏感,因為B細胞白血病和淋巴瘤強烈依賴于它,而宿主的大多數組織則不依賴于它,”該研究的領導者布魯斯·博伊特勒醫學博士說,他是德克薩斯大學西南分校遺傳學防御中心主任兼免疫學和內科學教授。
貝特勒博士因發現免疫細胞上的Toll樣受體這一重要病原體傳感器家族而分享了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長期以來,他一直將誘變作為發現基因功能的關鍵工具。誘變是通過暴露于一種名為N-乙基-N-亞硝基脲(ENU)的化學物質,在動物模型的基因中引入突變。
最近,貝特勒實驗室開創了一種被稱為自動減數分裂作圖(AMM)的方法,該方法追蹤突變小鼠的異常特征和致病突變,從而識別維持正常生理狀態所需的基因。
誘變通常會導致動物發生遺傳疾病,通過研究動物的異常情況可以深入了解受影響基因的功能。然而,Beutler博士解釋說,突變也可以預防疾病。例子包括保護艾滋病毒感染者或患有遺傳性鐮狀細胞病的人免于出現癥狀的突變。一些保護性突變背后的機制激發了治療各種健康狀況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