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格替尼在 HER2 突變非小細胞肺癌中表現出療效
發布日期:2024-11-11根據2024年IASLC世界肺癌大會上分享的1b期Beamion LUNG-1試驗(NCT04886804)隊列1的數據,對于先前接受治療的攜帶HER2酪氨酸激酶結構域(TKD)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宗格替尼(BI 1810631)治療產生了具有臨床意義和統計顯著性的療效以及可耐受的安全性。
在120 mg隊列的患者中(n = 75),宗格替尼引起的客觀緩解率(ORR)為66.7% (97.5% CI,53.8%-77.5%;P <.0001)。數據顯示,在試驗的1b期部分,隊列1中接受120 mg藥物的患者達到了BICR確認應答的主要終點。
此外,根據研究者的評估,94% (n = 124/132)的患者經歷了不同程度的腫瘤縮小。雖然反應持續時間(DOR)和無進展生存期(PFS)數據在分析時尚未成熟,但截至2024年5月23日數據截止時,約三分之二的研究人群仍在接受治療。
與240 mg組的78.2% (n = 43/55)相比,120 mg組的經中央審查確認的ORR為72.4% (n = 42/58)。數據顯示,每組分別有1.7% (n = 1/58)和3.6% (n = 2/55)的患者獲得完全緩解(CR),70.7% (n = 41/58)和74.5% (n = 41/55)的患者獲得部分緩解(PR)。在每個相應的組中,研究治療也產生了94.8% (n = 55/58)和100.0% (n = 55/55)的疾病控制率(DCR)。
關于使用神經腫瘤學腦轉移反應評估(RANO-BM)標準的每個BICR的顱內反應,ORR為33%(n = 9/27;95%可信區間為19%-52%)和40%(n = 10/25;95%可信區間為23%-59%)。各組的CR率分別為15%(4/27)和20%(5/25),PR率分別為19%(5/27)和20%(5/20)。此外,DCR為74%(n = 20/27;95%可信區間,55%-87%)和92%(n = 23/25;95% CI,75%-98%)。
“在接受HER2 [TKD]突變預處理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包括那些患有腦轉移的患者中,宗格替尼顯示出顯著的和臨床上有意義的活性,”荷蘭阿姆斯特丹荷蘭癌癥研究所臨床藥理學和胸部腫瘤學部門的Gerrina Ruiter醫學博士在陳述中說。“宗格替尼的耐受性非常好,沒有因治療導致的死亡,劑量減少和治療中斷的發生率也很低。”
Ruiter進一步闡述了宗格替尼在該人群中的潛在療效,強調了一個特殊的患者案例,該案例涉及一名67歲的女性,患有ⅳ期HER2突變非小細胞肺癌。在由卡鉑、培美曲塞和pembrolizumab (Keytruda)組成的一線治療后7個月的疾病進展后,120 mg的宗格替尼二線治療引發了持續13個月的PR;該患者目前仍在接受研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