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 ALK 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中應用研究進展
發(fā)布日期:2024-11-19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諾頓癌癥研究所的泌尿生殖醫(yī)學腫瘤學家Chandler Park醫(yī)學博士,和奧羅拉科羅拉多大學醫(yī)學院的醫(yī)學腫瘤學助理教授Tejas Patil醫(yī)學博士,討論了不斷發(fā)展的小細胞肺癌治療范式。他們還檢查了2024年ASCO年會上提交的關鍵數據,重點關注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進展。
Patil博士強調了3期CROWN試驗(NCT03052608)的重要性,該試驗比較了lorlatinib (Lorbrena)和crizotinib (Xalkori)在ALK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療效。無進展生存期的風險比為0.19 (95% CI,0.13-0.27),該試驗證明了與克唑替尼相比,洛替尼具有更好的顱內控制和長期療效,特別是在腦轉移患者中。
Park和Patil博士還討論了與控制洛替尼相關毒性相關的挑戰(zhàn),包括情緒變化、體重增加和高脂血癥。帕蒂爾博士建議,從較低的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到推薦劑量,可以幫助減輕這些副作用,同時保持治療效果。
對話最后轉向在疾病早期階段更廣泛地應用靶向治療,將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3期ALINA研究(NCT03456076)與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3期ADAURA研究(NCT02511106)進行了對比。Patil博士對微小殘留病(MRD)監(jiān)測在這些環(huán)境中的未來作用表示了興趣,認為基于MRD狀態(tài)的早期干預有助于延遲復發(fā)和改善接受TKIs患者的長期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