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診斷策略可盡早識別腫瘤?
發布日期:2017-10-30用于腫瘤診斷的納米顆粒,腫瘤早期檢測是有效治療的關鍵。因此,重點是發展用于檢測腫瘤的納米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是指結合生物材料(如組織、細胞受體、抗體)、生物衍生材料(如重組抗體、蛋白質工程、寡核苷酸適配子),或與一個被稱為“傳感器”的信號,轉換裝置有關的仿生器件的分析裝置,可以是光學的、電化學的、測溫壓電磁或微機械的。
生物傳感器技術,在腫瘤檢測中的應用比其他分析方法具有多種優勢,如檢測速度快、多靶標分析、自動化、診斷成本較低,以及可進行床旁及時檢測等。因此,它是實現新的更高效的分子診斷策略。納米生物傳感器設計的終目標,是盡可能早期識別腫瘤,好僅需要少數幾個細胞。
出國看病簽證辦理,詳詢愛諾美康。為實現以上那個目標,必須在疾病的各個階段進行蛋白質組學分析、遺傳學分析和常規研究,以識別和驗證特定的生物標記。同時能夠在異質體中識別“目標”生物標記,這可能如同整個細胞一樣復雜,也可能像一個單分子那樣簡單。納米技術平臺與新生物標記的聯合,是提供有關腫瘤存在和腫瘤發生階段、相關臨床信息的技術系統。
現已知道,抗體、DNA和蛋白質等生物體,可被排列在納米材料的頂部。例如,目前正在開發的新型抗體陣列,就是將抗體有序地放置在固體支持物上,然后通過結合在已知位點上去識別抗原。也可以反過來,納米材料表面包埋抗原,作為抗體探測器。特定的生物標記綁定到如抗體等生物體的納米懸臂頂端,可以改變材料的電子和光學性質,且可以非常精確地檢測。例如使用光刻技術,建立多個抗體附著在碳納米線上的生物傳感器。
一旦抗原結合,就可以通過柵極晶體管進行測量電學性能、電流變化,因此可以對多個腫瘤標記進行實時快速檢測。海外醫療領域提出了另一種模式生物傳感器,通過結合生物納米懸臂表面上的特定靶標,檢測特定的腫瘤生物學標記。懸臂應力的細微變化,可以通過應用位置敏感激光器監控反射光線,遠離納米懸臂表面的距離。
當一種生物標記,結合至懸臂上的特異靶標,發生自由能變化,導致懸臂的彎曲和反射光角度的改變。它也有可能納入攜帶多個腫瘤標記的數千個懸臂,可以同時測試每個樣品的廣譜蛋白庫,從而節省資金和分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