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肉瘤化療和放療方案的醫學證據
發布日期:2018-01-18一個由歐洲國家組成的國際協會,進行的EURO-EWING-INTERGROUP-EE99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6個療程的長春新堿,異環磷酰胺,阿霉素和依托泊苷(VIDE)誘導治療,隨后局部控制,然后進行一個周期的長春新堿,放線菌素和異環磷酰胺(VAI)放療。
去美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如果患者具有腫瘤限于局部和對組織對治療的良好,或者如果局部腫瘤體積小于200mL,則將患者歸為標準風險組;他們僅接受放射治療作為局部治療。標準風險患者(n=856)被隨機分配,接受7個周期長春新堿,更生霉素和環磷酰胺(VAC)或VAI維持治療。
VAC組和VAI組之間的EFS或總生存率(OS)無顯著差異,這個低風險人群的三年EFS為77%。VAC組的急性腎毒性低于VAI組,但是長期的腎功能結果和生育力分析尚未完成。去美國看病機構介紹,由于研究人群排除了對初始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或單獨接受局部對照治療但腫瘤體積超過200mL的腫瘤患者,因此很難將此結果與其他大型系列的結果進行比較。
所有其他已發表的系列報道的結果中,所有去美國看病患者,都沒有臨床可檢測到的轉移瘤;因此,這些其他系列包括反應不佳的患者和單純用放療治療的較大原發腫瘤的患者,所有這些患者都被排除在EURO-EWING-INTERGROUP-EE99研究之外。
來自兒童腫瘤組織(COG)的隨機臨床試驗(COG-AEWS0031[NCT00006734])顯示,對于無轉移的患者,給予環磷酰胺,多柔比星和長春新堿的周期與異環磷酰胺和依托泊苷,每隔兩周或三周交替一次,兩周交替EFS(5年EFS,65%)方案優于三周交替(5年EFS,73%)。
去美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巴西合作研究小組進行了一項多機構試驗,將175名患有局部或轉移性尤文肉瘤的兒童納入風險經調整的卡鉑密集治療方案。他們發現治療毒性顯著增加,但卡鉑的加入沒有改善治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