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治療原發黑色素瘤浸潤能引起免疫應答
發布日期:2018-02-01有文獻報道,PD-1(CD279)、BTLA(CD272)、LAG3(CD223)和Tim-3(CD366)作為免疫抑制受體,表達在CD8+T淋巴表面。RadvanyiLG等檢測了輸注的TILs表面這些分子的表達情況,結果發現,出國治療有效組患者,其CD8+、BTLA+的T淋巴細胞及分化的效應性T細胞,顯著多于治療無效組。
VerdegaalEM等開展了一項I/II期臨床試驗,該試驗中,已經發生轉移并處于進展期的惡性黑色素瘤患者,輸注腫瘤反應性的T淋巴細胞,并每日注射IFN-a,然后檢測輸注的T淋巴細胞表達的細胞因子。結果發現,出國治療有效組,主要表達Th-1相關的細胞因子(IFN-7、IL-2、TNF-ct),治療無效組則主要表達Th-2相關的細胞因子。這份報道顯7K了輸注的T淋巴細胞表達的Th-l/Th-2細胞因子,與治療療效是相關的,揭示了輸注的T淋巴細胞的這些指標,在預測臨床療效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如上所述,出國治療后的TILs療法,已經被公認為治療惡性黑色素瘤,有效的免疫治療手段。2015年,RahbarM等報道了一項評估臨床預后的分析,該分析是基于惡性黑色素瘤患者,腫瘤浸潤的CD8+T淋巴細胞的研究。浸潤至腫瘤組織內的T淋巴細胞,尤其是腫瘤侵襲邊緣的T淋巴細胞的總數,與腫瘤大小呈明顯的相關性。
出國治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該報道推斷,皮膚原發的惡性黑色素瘤浸潤的CD8+T淋巴細胞,能引起抗腫瘤免疫應答,可以為治療惡性黑色素瘤提供一種新的免疫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