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轉診后如何區分磷酸化與代謝物質
發布日期:2018-02-21由于注射I8F-FDG1?2h后,在PET全身影像中可區分出FDG濃聚的組織,PET定量分析方法從各種半定量方法,到使用藥代動力學模型,進行全動態定量均可用于臨床。一般而言,18F-FDG腫瘤細胞內的濃聚,反映了葡萄糖轉運體活性的異常增高,和腫瘤的侵襲性。肺癌轉診能讓18F-FDG治療后攝取水平減低的幅度,與癌癥的生存率良好相關。
應該提及的是,盡管對絕大多數類型的肺癌轉診中的腫瘤,有高的診斷準確性(>80%),18F-FDGPET常不能鑒別腫瘤與糖酵解增高的良性病變,如感染和炎癥。此外,許多分化好的癌細胞如前列腺癌糖代謝不高,而像腦這樣的組織總是呈高FDG攝取,這是有損PET診斷準確性的主要方面,并限制了18F-FDGPET的廣泛應用。
肺癌轉診治療機構愛諾美康介紹,MRS可提供比葡萄糖轉運多得多的,有關代謝通路的生物信息,這些是用18F-FDGPET所不可能實現的。多年來MRS在體外的活體及體內,在體實驗層面已被廣泛用,來研究很多的細胞內及組織內代謝過程。MRS獨特的優勢在于單靠化學位移的差別,就可區分許多種不同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