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基因組對外顯子變異檢測能力有限
發布日期:2018-03-02經海外研究,運用傳統的中期細胞遺傳學技術,無法發現40%~50%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的核型異常。用于檢測基因組DNA的芯片平臺,由于不需要細胞培養,因此可做到更真實準確地反映鑲嵌結構水平。淋巴瘤轉診治療之前,在染色體異常的稀釋系列的研究中,用基于芯片的比較基因組雜交(aCGH)平臺,可檢出結構下限大約為20%。
而基于SNP的芯片,例如Infinium基因芯片,可以精確地檢測出低至5%的鑲嵌結構,靈敏度得以提高的原因,是該芯片設計的每個SNP探針至少有50個堿基對,芯片上每個SNP珠子(bead)有至少15x的重復,以及是根據經驗選擇了性能更好的探針。淋巴瘤轉診治療后,由于SNP廣泛分布于整個基因組,故這類芯片對單個外顯子拷貝數變異(CNV)的檢測能力有限。
結合aCGH的SNP芯片,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技術,其可以同時檢測CNA和L0H,包括拷貝數正常的L0H。Bruno等人于5000個臨床樣本,對SNP芯片數據進行了報道,淋巴瘤轉診治療并強調了SNP基因分型數據,對于智力障礙、發育遲緩、生長異常、自閉癥或先天畸形患者的臨床應用。
在這項研究中,單獨的SNP基因分型數據,揭示了25種臨床顯著異常。其淋巴瘤轉診數據表明,先前低估了低水平鑲嵌結構的發生率,且染色體嵌合狀態,頻繁發生于沒有顯著臨床特征的疾病中。因此,基于SNP的芯片的使用可以為疾病提供新的視角。Van等人,近開發了腫瘤等位基因特異性拷貝數分析(AS-CAT)工具,以分析由于瘤內異質性所造成的復雜的SNP芯片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