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 危險因素會導致發病機制上調
發布日期:2018-03-21報道顯示,Waldeyer環低分化癌的發病率有上升,其以淋巴組織為主,發生的腫瘤與口腔中發生的人乳頭瘤狀病毒(HPV)感染相關。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與鱗狀細胞癌組織學不同,呈非角化性或基底細胞樣特征,只有少量或沒有角化物。
扁桃體和舌根部的部分腫瘤,類似未分化鼻咽癌,表現出淋巴上皮瘤樣癌特點,HPV檢測陽性。在腫瘤細胞中通過原位雜交、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HPV-I6或基因過表達,對于診斷口咽癌很重要。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大多數患者是年輕人,沒有典型HNSCC的危險因素。HPV相關的鱗狀細胞癌的發病機制,由于環狀雙鏈DNA病毒整合到宿主DNA基因組中,使得HPV-16激活并使病毒基因組中外顯子缺失,導致病毒癌基因E6和E7表達上調。這些病毒基因分別結合并下調,宿主抑癌基因P53和R6。
這些基因的細胞調節功能喪失,是口咽癌的發病機制。推測Rb蛋白的降解以及轉錄因子E2F的釋放,會上調pl6蛋白,70%以上的口咽癌中能夠檢測到HPV感染。出國看病后HPV陽性腫瘤形態上,表現出高級別特征,但該類患者預后優于HPV陰性腫瘤患者。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介紹,病毒載量和病毒癌基因激活的不同,臨床表現各異。HPV相關基因史針對口咽癌,進行了一些基因組學的研究。和HPV陰性的腫瘤相比,HPV陽性的腫瘤拷貝數明顯較低,染色體3P、llq和16q改變較為常見。研究結果普遍支持無風險因素的HPV感染預后,近期一項出國看病的研究顯示,HPV陽性腫瘤與HPV陰性腫瘤相比,HPV陽性腫瘤高甲基化,甲基化狀態和基因表達之間,存在相關性差異基因表達。
研究也表明,HPV陽性腫瘤和HPV陰性腫瘤相比,有著截然不同的DNA復制方式、細胞周期調節基因、病毒抗性和免疫反應。DNA復制、細胞周期調節基因以及免疫調節相關成分,如自然殺傷細胞,Toll樣受體及JAK-STAT等的失調,出國看病后可能還與HPV導致口咽癌的發病機制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