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癌癥中心 超級抑制擁有不同的策略
發布日期:2018-03-29在一些情況下,聯合應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如應用替西羅莫司(temsirolimus)和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治療腎細胞癌或靶向不同的細胞群體,如對于EGFR陽性和HER2陽性的細胞,聯合使用EGFR抑制劑和HER2抑制劑時,會產生生物學協同效應。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超級抑制通過兩種不同的策略,抑制單一靶點(如某一受體),將靶向細胞外功能域的單克隆抗體,與抑制酪氨酸激酶功能域的小分子化合物共同使用。或針對不同的抗原(Ag)表位,同時使用兩種單克隆抗體(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因為觀察到使用單藥不足以完全打斷信號傳導,所以才提出這種聯合應用策略。
但抗體和小分子的聯合使用,卻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好處,特別是近的數據顯示,一些受體激酶,如EGFR,也可以通過非激酶通路傳導信號。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耐藥突變還可能導致靶點構象的改變,從而引起某種分子靶向藥物的抑制效應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聯合應用針對同一靶點的不同藥物,有可能抑制該靶點的多重構象形式。這種策略的一個成功例子,就是伊馬替尼與達沙替尼,同時或序貫使用這兩種藥物,已成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主要治療手段。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后發現,在C-KIT突變的胃腸道間質瘤的治療中,也觀察到類似效應。
抑制單一信號途徑的連續步驟,即同時抑制上游和下游信號。這種策略的目標是在其源頭(受體)打亂信號,同時中斷放大信號的中間步驟(例如,聯合使用EGFR和mTOR抑制劑)。這種策略適用于PI3K,因為PI3K作為中間步驟,可介導多種細胞表面受體的信號傳遞,如HER2、EGFR、c-Met或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受體(IGFR)。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同時阻斷受體及其下游的PI3K通路,可產生超級疊加效應。這種方法還可以克服一些機制明確的耐藥,如對EGFR抑制劑敏感的基因突變;同基因缺失和突變以及對HER2靶向治療耐藥。此外發現,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后的這種策略,可以同時靶向兩種不同的細胞群,如HER2陽性細胞和p95HER2細胞。并且,疫苗的聯合應用,也表現出類似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