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腫瘤組織存在過度甲基化
發布日期:2018-04-07海外臨床發現,脫氧核糖核酸重復序列,由遺傳學編碼由腺嘌呤(A)、胞嘧啶(C)、胸腺嘧啶(T)和鳥嘌呤(G)四種堿基構成,以雙鏈螺旋結構的形式存在。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這些編碼高度有序地包裹在一起,形成更為復雜的結構。
帶負電荷的雙鏈螺旋包,繞帶正電荷的組蛋白進行折疊。組蛋白以八聚體形式存在,每個八聚體包含一對H2A-H2B二聚體,和由兩個H3及H4組蛋白組成的四聚體。145?146bpDNA堿基纏繞一個組蛋白八聚體,形成一個核小體。組蛋白的串珠結構為10?11nm。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了解到,核小體通過連接組蛋白(HI或H5),進一步聚集形成30nm的染色質。染色體有兩種存在形式:封閉而不具備轉錄活性的異染色質,和具有轉錄活性的常染色質。染色質以更加高度有序的結構,進一步聚集形成染色體。表觀遺傳學改變,可以發生在胞嘧啶核苷酸、組蛋白和染色質等各個結構。
哺乳動物細胞DNA的主要甲基化靶點,在胞嘧啶核苷酸,尤其是鳥嘌呤核苷酸后毗鄰的位置(例如胞嘧啶磷酸鳥苷或者CpG二核苷酸)。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后了解到,甲基化是發生在胞嘧啶環前端的一種共價修飾,DNA甲基化發生在細胞周期S期,由DNA甲基化酶(DNMT)催化,提供甲基的S-腺苷甲硫氨酸(SAM)完成。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CpG二核苷酸廣泛存在于整個基因組中,但在某些區域這種CpG二核苷酸會相對更為集中,這些區域被稱作CpG島(CGI)。CGI一般有500?5000個堿基對長度,存在于人類半數以上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和轉錄起始部位。
在正常組織中,大約70%的CpG二核苷酸處于甲基化狀態,而CGI則相對未被甲基化。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在腫瘤組織中恰恰相反,CpG二核苷酸普遍處于低甲基化水平,而啟動子區域CGI存在過度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