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 耐藥通路的快速活化問題
發布日期:2018-04-12目前,已有EGFR的可逆和不可逆抑制劑,而后者更能夠有效地結合,和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胞外結構域的突變體,產生的無活性構象。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在臨床試驗中,使用第一代單劑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吉非替尼(ZD1839,易瑞沙),和埃羅替尼(OSI-779,特羅凱)在治療膠質母細胞瘤時基本不成功。
即使這些患者存在EGFR基因過表達,或存在EGFRWJI突變也未能從治療中獲益。雖然患者對這些藥物耐受性好,但令人失望的是,這些藥物均未帶來治療獲益。出國看病服務機構介紹到,一種針對EGFR的單克隆抗體,也被證實療效有限。這一現象可能與藥物難以有效透過血腦屏障有關。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第一代用于治療膠質瘤的EGFR抑制劑,之所以缺乏成功范例,可能與腫瘤組織周圍藥物濃度不夠,導致藥物不足以在足夠長時間里,抑制受體的激活有關,也和腫瘤相應耐藥通路的快速活化有關。
抑制EGFR療法,已使人們對腫瘤細胞在這一重要信號通路上,耐藥機制有了進一步認識。出國看病服務機構介紹,持續性激活性突變體EGFRW1,在體外試驗及臨床實際中,均使得腫瘤對EGFR抑制劑更為敏感,但前提是腫瘤抑制蛋白PTEN保持完好。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PTEN是決定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療效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和臨床前模型中,均顯示EGFRvffi表達和PTE缺失,將導致腫瘤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產生抗性,這是由于P13K信號通路的信號通量,被維持在穩定水平。
PDGFRa和c-MET是受體酪氨酸激酶,參與PI3K的活化途徑,在EGFR擴增的腫瘤組織中可被一并激活。出國看病服務機構了解到,下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如阿法替尼、達克替尼(dacomitinib)和尼妥珠單抗等,具有可逆的EGFR抑制效應,目前正處于開發和測試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