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就醫 潛在靶點包括哪類生長因子
發布日期:2018-04-23國外臨床發現,骨肉瘤是兒童常見的惡性骨腫瘤。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骨肉瘤通常會影響發育期的青少年,在12歲兒童發病率高,且與Li-Fraumeni、遺傳性視網膜母細胞瘤和色素沉著綜合征,以及骨放療史相關。
可以通過腫瘤分期、位置和治療反應,來進行風險分層。生存率高度依賴于診斷時有無轉移,青少年中局限性疾病生存率為65%,轉移后僅為25%,治療包括化療和手術切除/截肢術。赴美就醫服務機構介紹到,骨肉瘤似乎是起源于成骨細胞,且經常生成骨樣材料,如類骨質。
骨肉瘤與7P53基因突變或缺失(Li-Franmeni綜合征),和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突變相關。7P53的調控子鼠雙微體2(MDM2)、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CZ)、p14INK4A、PI3K和WNT信號通路的基因,已經在骨肉瘤中報道。
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潛在的靶點,包括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VEGFR)、PI3K/mTOR、GD2、腫瘤壞死因子TNF相關的凋亡受體,以及NOTCH、RANKL、WNT激活。遺憾的是,臨床應答仍然不甚清晰VEGFR-3在骨肉瘤中高表達。
在臨床前試驗中,VEGFR激酶抑制劑西地尼布,抑制了5例骨肉瘤移植瘤中的4例。在I期兒童臨床試驗中,4例骨肉瘤的患兒中有1例顯示了肺轉移結節的減少。赴美就醫服務機構了解到,一些多激酶抑制劑對VEGFR有活性。其中一個例子是索拉非尼,一種VEGFR/RET/CKIT抑制劑,在6例骨肉瘤移植瘤中的5例顯示出臨床前活性。
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在n期臨床試驗中,35例患者中的5例(14%)有可測量到的緩解,12例(34%)維持SD。因此,VEGFR特異性和多激酶抑制方法,在治療骨肉瘤中充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