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體上調會影響抑制劑反應
發布日期:2018-04-25多年研究證實,一些導致耐藥的機制,還包括MAPK通路經旁路再激活,如胰島素生長因子受體-1(IGR-1R)/PI3K通路活化、PD-L1表達、Cydin D1表達增加、CRAF蛋白上調、由RNA異常剪切導致截短形式的BRAF蛋白、(Q61)突變、MflCl(Q56P、E203K、C121S或F129L)突變,及通過旁路機制激活ERK等。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通常COT(調控ERK1/ERK2通路的MAPKKK之一)活化,和受體酪氨酸激酶如PDGFR-3的上調,會影響BRAF抑制劑的臨床反應。此時需要ERK磷酸化水平減少,MEK抑制劑一MEK家族MEK1和MEK2RAS激活,導致RAF活化(ARAF、BRAF和CRAF),其次為MEK(MEK1A、MEK1A2),后至ERK(ERK1、ERK2)。
由于ERK是該通路后環,所以可調控大量蛋白,和MX2基因編碼的雙特異性激酶,可磷酸化其唯一已知底物ERK蛋白的酪氨酸,及蘇氨酸殘基。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了解到,MEK激酶活性可誘導增殖,并被發現與一些神經-心臟-面部-皮膚綜合征有關,但還未發現突變導致腫瘤發生,或對vemurafenib原發耐藥。
然而,近一例對vemurafenib獲得性耐藥的黑色素瘤患者,被發現攜帶C121S突變。該突變在vemurafenib治療前不存在,提示分子演進可參與vemurafenib耐藥。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在黑色素瘤中,臨床前模型及臨床研究,發現V600E突變與MEK抑制劑治療反應有關。
trametinib是強效的MEK1/MEK2特異性抑制劑,被批準用于未接受過BRAF抑制治療、攜帶V600£或K600/C突變的進展期黑色素瘤患者。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領域發現,該批準基于DI期METRIC研究結果,共納入322例BRAF V600JE陽性進展期黑色素瘤患者,trametinib(2mg口服,每天)較化療(達卡巴嗪或紫杉醇)延長mPFS(4.8個月比1.5個月)和6個月生存率(81%比67%)。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由于在II期臨床研究中,觀察到trametinib在曾行BRAF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療效甚微。因此,該DI期研究排除了此類患者,曾行化療或免疫治療的患者仍可入組。